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次课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授课人:肖忠峰 §1-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一、吸光光度法的概念 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 主要有: 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5?1000?m ,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可用波长?、频率?、光速c、波数(cm-1)等参数来描述: ? ? = c ; 波数 = 1/ ? = ? /c 光是由光子流组成,光子的能量: E = h ? = h c / ? (Planck常数:h=6.626 × 10 -34 J × S )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 白光(太阳光):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单色光:单波长的光(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可见光区:400-750 nm 紫外光区:近紫外区200 - 400 nm 远紫外区10 - 200 nm (真空紫 外区) 四、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 五、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M + h ? ? M * 七、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A∝b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A∝ c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lg(I0/I)= εb c 或: A=lg(I0/I)= a b c 式中A:吸光度; I0 :入射光强度; I:透射光强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ε:摩尔吸光系数,单位L·mol-1·cm-1;溶液的浓度c单位mol·L-1 ; a:吸光系数,单位L·g-1·cm-1 ; 溶液的浓度c单位g·L-1 。 2.摩尔吸光系数ε的讨论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2)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ε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浓度无关; (3)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4)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εmax表示。ε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主要部件 1.光源: 2.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 续前 3.吸收池: 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4.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5.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 类型: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特点: 使用时来回拉动吸收池 →移动误差 对光源要求高 比色池配对 续前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特点: 不用拉动吸收池,可以减小移动误差 对光源要求不高 可以自动扫描吸收光谱 续前 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特点: 利用吸光度差值定量 消除干扰和吸收池不匹配引起的误差 §1-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的选择 选择显色剂 选择显色反应时应考虑的因素: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生成物稳定、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与有色物最大吸收波长之差(对比度),应满足?? 60nm。 常用配位显色反应或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对待测离子进行显色后测定。例如:钢中微量锰的测定,Mn2+不能直接进行光度测定,可将其氧化成紫红色的Mn(Ⅶ),在525 nm处 §1-4 吸光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1.选择适当的入射波长 一般应该选择λmax为入射光波长。但如果λmax处有共存组分干扰时,则应考虑选择灵敏度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入射光波长。 2.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吸收池表面对入射光有反射和吸收作用;溶液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散射;过量显色剂、其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