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家思想-副本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法律思想史 —之战国法家篇 重点掌握: 商鞅的“变法”思想和“法治”思想 韩非的“法治”思想 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学说 法家血泪史(1) 易中天这样评价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后成熟的是法家,法家是诸子中的另类。”“儒、墨、道等诸家争鸣不过唇枪舌剑;他们的学说的创立,也至多呕心沥血。法家的思想却要豁出性命来实践,流出血来祭奠。流血的,牺牲的不仅有许多有罪或无罪的贵族或平民,也有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的血泪史(2) 我们所熟知的就是商鞅和韩非。二人的死既是死于敌人的陷害与污蔑更是死于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法家内部的学派划分 前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与后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期人物,强调“变法”;后期的主流思想却已经主张“定法”。(参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律思想史》) 法家的流派的划分有两种即三派和五派的划分方式。 三派的划分 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 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 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 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 五派的划分 尚实派,尚实业如李悝,商鞅。 尚法派,商鞅。 尚术派,申不害。 尚势派,慎到。 大成派,韩非。(参看《诸子概论》陈柱 著) 法家学派来源 法家是中国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 法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 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 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法家的历史哲学 可以说,法家的历史哲学观相对于其他哲学流派完全是一种全新、革命的观点。儒家、墨家、道家三家虽然思想主张各有不同,但是具有一种共同点: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在逐渐退化,因此,人的拯救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回到古代。这就是三家的“历史退化观”。三家的这种观念,来源于中国依循过去经验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人大多是农民,农民通常被耕种的土地所束缚,很少外出旅行。农民种地,按时令变化耕耘种地,只需凭借过去经验,遇到新事。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代表人物之商鞅 商鞅卫国人,卫鞅或公孙鞅。后因功封于商,史称商鞅。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学家,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者。 现存《商君书》24篇,其中有商鞅自著,也有其他法家的作品。 商鞅领导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一)“不法古、不法今”变法理论 1、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群雄争霸,秦国弱小收歧视。 (2)具体措施:二次变法(公元359年,公元350年) 经济方面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统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推行郡县制,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 改“法”为“律” “法,平之如水” 灋 “律,均布也” (二)商鞅的法治思想 1、“法者,国之权衡” ——法的性质和作用 2、“壹赏”、“壹刑”、“壹教” ———商鞅法治思想的核心 3、“任法”、“重信”、“权势独制” ——法、信、权相结合 法的性质:客观准则(尺度、杆秤) 法的作用:确立等级名分;制驭臣民 (1)“壹赏”: ——指只能赏赐那些有功农战和告奸的人。 “利禄官爵专出于兵” 重赏“告奸”,重罚“匿奸”者。 (2)“壹刑” ——指统一刑罚的标准,适用刑罚时不分等级亲疏,同时实行重刑连坐。 “刑无等级”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3)“壹教” ——指统一教育的内容,主张取缔一切不符合法令、不利于农战的思想和言论。 “燔《诗》《书》而明法令”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任法” 法令要公布于众,使官吏知法懂法。 君主必须带头守法。 (2)“重信” “信赏必罚” “任法而去私”; “赏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