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 背景知识 电报及电话的发明 因为电话不能带在身上不方便啊 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了远距离传送信息的重要手段。 但是,电信号都是通过金属线传送的,线路架设到的地方,信息才能传到。 这就大大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范围,特别是在大海、高山,有没有能让信息无线传播的办法? 1.无形的信使——电磁波的发现 1887年 ,亨利希·鲁道夫·赫兹 ,发现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 开辟了电子技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从“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应该说,从这时开始,人类开始进入了无线通信的新领域 2.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载着声音飞翔的电波——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无线电报的发明“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波波夫 1898年,英国举行了一次游艇赛,终点设在离岸20英里的海上。《都柏林快报》特聘马可尼为信息员。他在赛程的终点用自己发明的无线电报机向岸上的观众及时通报了比赛的结果,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这被认为是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紧接着,马可尼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器材公司——英国马可尼公司 3.移动通信的诞生及演进 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 使用范围小,主要使用对象是船舶、飞机、汽车等专用移动通信,以及通信军事。 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 移动通信向小型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 美国、日本、英国、西德等国家开始应用汽车公用无线电话。 70年代至80年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推出的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蜂窝式系統开始应用。 90年代中至今 推出第二、第三代移动电话通信系統。 正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 4.个人移动通信的诞生及演进 个人通信的发源地:无线电寻呼机的出现 beeper/Pager 1956年, MOTOROLA研制成功第一个无线电寻呼机。 1968年,日本率先在150MHZ移动通信频段上开通模拟寻呼系统。 1983年,我国开始研究发展寻呼系统, 1983年,上海在150MHZ频段上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1984年,广州在150MHZ频段上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1991年,上海在150MHZ频段上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汉字寻呼系统。 个人移动通信的诞生及演进 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蜂窝状移动电话的诞生 背景:随着无线电报和无线广播的发展,人们更希望有一种可以随身携带、不用电话线路的电话。 7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概念后,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 1979年,美国芝加哥试验成功AMPS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83年在美国投入商用。 1987年,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进入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时期,引进英国的TACS系统。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1G) 特点: 制式:FDMA 业务单一:模拟话音与传输 频谱利用率低 保密性差 技术简单 主要代表:美国AMPS系统 英国TACS系统 我国已在2001年12月31日关闭模拟移动网 个人移动通信的诞生及演进 GSM手机的出现 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的缺点: 1)由于采用FDMA技术造成频率资源的严重不足 2)易被窃听和制造成伪机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任务是制定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后来开发出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就以“GSM”命名。 GSM现在的含义是: Global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中国移动和联通推出的“全球通”就是GSM系统。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2G) 特点: 主要业务:语音、低速率数据(<9.6kb/s) 短消息(SMS)、彩信(MMS)等 频谱利用率较高、数字化 制式:FDMA+TDMA, 或 CDMA 代表系统: 欧洲的GSM系统(大多数国家使用):FDMA+TDMA制式 美国的D-AMPS系统(主要在美国使用) 日本的JDC系统(仅在日本使用):TDMA制式 美国QUALCOMM公司开发的IS-95A CDMA系统(美、日、韩、中等国): CDMA制式 我国1992年开始使用GSM系统,2001年引进了IS-95A CDMA系统。 无线数据业务的出现 i-mode: information-mode 1999年,日本在移动通信上实现无线互联网应用, i-mode能提供移动电话与Internet网的持续连接,成功开创了无线数据业务的新时代。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即无线应用协议,全球性开放标准 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