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分 温度 湿度 储存条件和时间 微生物含量 原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加工工艺 包装及内膜质量 三、物流、仓储、使用环节: 1、上下车时装卸工人不小心将袋子刮破或震破内膜。 2、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厢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饲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起零星霉变。 5、所有品种在缝包时均将编口折叠,同时将缝口处的针距密度缩小,针眼要密,并锁紧。内膜袋破损的一律选出不用。 *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五、防止饲料发霉的主要措施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1、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随着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的到来,饲料霉变成了各饲料生产厂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2、影响了饲料公司品牌美誉度,造成客户投诉退货,甚至丢失客户和市场。 3、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 1、结块:被雨打湿或局部水分过大; 2、散霉:冷却时间不够或热料均匀吸潮,时间过长吸潮后也存在均匀发霉 ; 3、潮气大,袋口周围吸潮,袋口部份均匀发霉. 有明显的霉点; 4、袋脚发霉:只有袋脚处发霉是冷却不够充分 5、太阳暴晒后或储存温差过大,沿内膜四周发霉。中间只发热;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各厂家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由于霉变原因受很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原料入库到生产过程到成品运输乃至于养殖户仓储条件的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引起发霉。 下面就每个环节可能引起霉变的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高水分是饲料发霉的主要原因 常见饲料原料的安全水分 温度与湿度 不同霉菌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一、原料的验收和仓储 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的饲料质量问题几乎都与原料有关。饲料原料中允许一定量的水分、霉菌和仓虫存在,但是数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数量后,原料的价值迅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原料霉变。变质的原料被生产成饲料后容易诱发霉变,即使饲料不发生霉变也会影响饲料的卫生指标和适口性。因此在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环节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严格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的种类数量。 水分是霉菌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水分超标的原料不耐储存,容易发霉。对于棉粕、菜粕等经加工过的原料还需要关注局部水分有无超标,因为即使平均水分很低但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缺陷等原因常造成局部水分超标产生结块进而霉变。 2、控制发生霉变的原料进厂。 饲料原料霉菌总数超标是成品饲料发生霉变的直接原因。在夏季仓虫不仅是某些储存原料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会严重污染粮食。 更为严重的是,仓虫的活动会导致原料发热,招致微生物的滋生与发展,引发或加速霉变。在仓虫中以螨虫对霉变的影响最大。螨虫属蜱螨目,粉螨科;不完全变态类型,体躯微小人们肉眼难以发现。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螨虫通常在谷物、饲料中以及在运输、加工设备中大量繁殖,极易引发霉变。 饲料中生长螨虫也已成为客户对加工厂饲料投诉的理由之一,所以要监测和控制仓虫的数量特别是螨虫的情况。拒收发生霉变的原料。 3、加强原料入库后的储存管理 a、 水分、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霉菌和仓虫繁殖的主要因素。 b、原料入库时,应按不同品种、批次分开码堆,粮垛码堆不宜过高过大,堆与墙、堆与堆之间留有20~50cm左右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长期储存的季节性原料或吸湿性强的原料最好垫一层,高8~10cm的木架。 c、夏季可根据天气情况,对仓库进行抽排风,散热散湿。及时修补仓库出现的破损,防止仓库出现漏雨、渗水现象。 d、原料的使用原则上“先进先出”也可根据原料的水分、霉菌污染程度等情况,优先使用不耐储存的原料批次。如果仓库条件较差,不应储备过多原料,而应以“快进快出”的原则采购、使用原料。 e、加强仓库的清洁卫生管理,对装卸过程散落的原料和产生的浮尘及时清扫、处理,防止久置地面,吸潮霉变或滋生仓虫;对已经霉变的原料,应尽快转移,避免成为霉菌污染源,感染其它原料。 二、生产环节 : 1、防霉剂的质量和添加量是否符合要求。 2、蒸汽压力不够或不够饱和. 3、生产过程的机头料未接出来,因刚开始生 产,制粒温度低(<50。C),水分高,冷却后水分未散发出来,导致机头料水分过高。 4、冷却时间不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