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大型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 二○一三年六月 目录 2 一、大型油罐雷电事故概况 二、雷击油罐机理 三、大型外浮顶油罐防雷现状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危害性分析 五、大型外浮顶油罐分路与分流措施 六、技术水平 3 外浮顶罐的雷击火灾事故,需有气体泄漏及泄漏附近发生放电两个基本条件。放电两种形式:一是直击雷,二是感应雷。后者通常发生在不接地导体或接地不良导体情形。从国内以往发生的雷击事故例看,除2005年一起汽油罐事故找到感应雷放电的证据外,其它都是在浮顶2根接地线连接良好情况下发生的;其次,事故位置几乎都在70~80%以上液位处,用30m或20m滚球法测定,浮顶大部分处于暴露位置;如某石化4座5万m3罐,用2个45m高消雷塔和罐上6支5~9m高避雷针联合保护,当按30m滚球半径计算保护范围时,浮顶有44m2暴露区,当用20m滚球半径计算时,浮顶暴露区面积为928m2(约为浮顶1/3面积);2011年“11.22”雷击着火事故,通过分析T031号油罐浮盘遭受直击雷。因此,国内以往事故由直击雷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从这些事故看,初步得出以下现象与结论: (1)多数发生在高液位处,不能排除直击雷和感应雷形式; (2)二次密封空腔内积聚可燃气体,并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3)导电片均为“包覆式”; (4)大型外浮顶油罐无高中频雷电流分路设施,无中低频雷电流分流设施。 (5)现行措施在防雷设计和管理上仍有漏洞,如接地电阻不合格,导电片与罐壁间的接触电阻值不合等。 一、大型油罐雷电事故概况 目录 2 一、大型油罐雷电事故概况 二、雷击油罐机理 三、大型外浮顶油罐防雷现状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危害性分析 五、大型外浮顶油罐分路与分流措施 六、技术水平 二、雷击油罐机理 (一)直接性雷击作用 将闪电与地面或者构建物的连接点命名为“连接点” 是标准的命名。储罐的连接点处于最高的竖向电场区域,该区域包括储罐的缘、通风口、护栏、量油杆(量油标尺)、照明灯和在壳顶的其它物体,或者包括大型储罐的浮顶本身。雷电下降到地面不是走一个单独的路径。雷击电流与每个有效路径的电涌阻抗成比例划分。从连接点开始,电流作为一个薄层在所有的导电路径上流动。随着电流在一个较大面积上展开,表面电荷即被中和。电流路径的任何不连续都会在间隙上产生电弧。 闪 电 电流沿储罐壳体的外侧向下流动 地 面 闪电通往储罐壳体顶部的电流路线 注意快速高电流脉冲沿壳体内侧向下流动,并经过边缘密封和浮顶顶部流动。(只表示了两条路线;实际上电流在整个罐顶顶部流动,并穿过沿整个罐顶周长的边缘密封。) 注意快速高电流脉冲沿所有方向经浮顶流向边缘密封和分路,然后向上并在壳体上流向地面。(只有在罐顶较高时,这才有可能是一个雷击点) 通往罐顶的闪电 地 面 闪电通往浮顶的电流路线 如果雷击在邻近储罐的地方发生,一些电流会在储罐壳体的外皮上,经过浮顶向下流到储罐壳体另一侧的地面。与直接遭受雷击的储罐相比,此时经过储罐的放电电流的能量要小得多。与直接雷击一样,电流路径的任何不连续,都会在间隙上产生电弧。 (二)间接性雷击作用 电流从雷击连接点起四处展开,包括向储罐、向上和在储罐上展开,并沿远侧向下展开,如典型的电流流动线和箭头所示。这个电流流动平面图仅适用于快速高电流脉冲。连续电流仅沿地面和罐底流动。 通往地面的闪电 地 面 闪电通往浮顶储罐附近地面的电流路线 之所以产生火花打火,那是因为:由于在储罐上或者紧靠储罐的驱动电流流过浮顶(经过导电片或者经过在浮顶和壳体之间有意或者无意间形成接触的任何其它金属)的任何雷击都具有产生电流的倾向,因此火花最有可能因雷电在外浮顶式储罐上引起储罐火灾。 对气隙火花应作如下考虑: (1)气隙火花出现在这样的部位,亦即该部位的导电物体之间具有一个很小的间隙,在那里雷电产生了一个足够大的电压,可导致气隙内的空气或蒸汽/空气混合物发生电击穿。 (2)如果处在易燃混合物范围内,能量高于0.2毫焦的气隙火花足以引燃产品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三)火花打火 目录 2 一、大型油罐雷电事故概况 二、雷击油罐机理 三、大型外浮顶油罐防雷现状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危害性分析 五、大型外浮顶油罐分路与分流措施 六、技术水平 通过对200余座5-15万m3外浮顶储罐的雷电防护措施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1)外浮顶油罐密封有两种形式,即“机械密封”、软密封(囊式密封); (2)外浮顶油罐浮盘导电片大多是“包覆式”; (3)外浮顶油罐二次密封密封度不严; (4)外浮顶油罐二次密封空腔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可以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