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应用基础 xtdnsve. 目录 第一部分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有人说是由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认为计算机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人们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把人的大脑延伸,让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如汽车的发明是使人的双腿延伸一样,计算机的发明事实上是对人脑智力的继承和延伸。近10年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由于计算机的日益向智能化发展,于是人们干脆把微型计算机称之为“电脑”了。 计算机产生的动力是人们想发明一种能进行科学计算的机器,因此称之为 计算机。它一诞生,就立即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掀开自工业革命后的 又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其实计算机的发明,可以由中国古时开始说起.... 计算机发展史 古时人类发明算盘去处理一些数据,利用拨弄算珠的方法,人们无需进行心算,通过 固定的口诀就可以将答案计算出来。 这种被称为“计算与逻辑运算”的运作概念传入西方后,被美国人重视了起来。 直到十六世纪 发明了一部可协助处理乘数等较为复杂数学算式的机械,被称为“棋盘计算器“ 但这时期只属于纯计算的阶段,要到十九世纪才有急速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 电子管 计算机(1945-1956) 第二代 晶体管 计算机(1956-1963) 第三代 集成电路 计算机(1964-1971)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1971-现在)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 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 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 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 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 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 ENIAC (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费城公诸于世。 ENIAC 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70,000个 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 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提出的。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48年7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公开了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消息。它就 像颗重磅炸弹,在全世界电子行业“引爆”出强烈的冲击波。在电脑领域引来一 场晶体管革命,电子计算机从此将大步跨进了第二代的门槛。 1954年,贝尔实验室使用800支晶体管组装成功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晶体管计 算机 TRADIC。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 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 新的职业,如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与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虽然晶体管比起电子管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 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 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于是,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 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 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 IBM360系统 计算机发展史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 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 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 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基于“半导体”的发展 1972年,第一部真正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 1981年,IBM推出个人计算机(PC)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80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ppt VIP
- 《周杰伦全方位介绍》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30中国氯霉素滴眼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四章 调研文书.ppt VIP
- 生活适应四年级上册 食物安全 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粉碎机械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