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取代基效应 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的强度 共轭效应 p - π 共轭 p - π共轭体系 静态电效应和动态效应 三、 超共轭效应 四、场效应 五、空间效应 (Steric effect) 3. 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张力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思考题 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第2章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反应的本质: 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取代基的效应 CH3COOH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pKa 4.76 2.86 1.29 0.65 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 或分子中其它部分产生的影响。 取代基效应 电子效应 场效应 空间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 (位阻效应) (σ, π) ( π-π, p-π) (σ- π,σ- p) 空间传递 物理的相互作用 电子效应 (Electronic effect): 由于取代基的作用而导致的共有电子对沿共价键转移的结果。 酸性: 一、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取代基的影响 分子链 传递 电子云密度 分布不均匀 取代基性质 方向 转移的结果 -诱导效应 结构特征: 单、双、叁键 传递方式:σ、π键 传递强度:与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强度越弱。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取决于 中心原子 电负性 (Electronegativeties) 取代基 规则: 1. 同周期的原子: 2. 同族的原子: F Cl Br I 电负性: 4.0 3.0 2.8 2.5 3. 相同的原子: 不饱和度越大,-I 效应越强 4. 带正电荷的取代基的 -I 强 带负电荷的取代基的 + I 强 二、共轭效应 (Conjugation effect) 1. 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 π - π 共轭 C1 C2 C3 C4 p - π 共轭 C3 C2 C1 CH3 H H + H 共轭效应: 取代基效应 共轭体系 传递 特点: 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 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 马上会引起其它部分的 电子云密度的改变 共轭效应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 结构特征: 单、重键交替 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 共平面 苯酚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 苯环上的π电子形成 p- π共轭。 结果: 使羟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 带有部分的负电荷。 传递方式: π键 π电子转移用弧形 箭头表示 相对强度: Y为吸电子基团时-吸电子共轭效应 (-C), X为供电子基团时-供电子共轭效应 (+C).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 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C越强。 π-π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增强: 相同的元素,带正电荷的原子,-C效应较强: 同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 π键叠合程度变小,-C 减弱: =O =S p - π共轭体系: 电负性越大的电子,+C 效应越小 同族元素: 主量子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p 轨道与双键中的 π轨道重叠越困难,电子离域程度小,+C 越小。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在一个分子中往往是并存的, 有时两种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减弱: -NR2 -OR-F 带负电荷的元素具有相对更强的+C 静态时: (分子没有参加反应) -I +C 动态时: (分子处于反应中〕 +C -I 对于氯苯,Cl是邻对位定位基,但是也是钝化基团。 静态:-I +C 钝化基团 动态:+C取主要作用,表现为邻对位定位基 动态诱导效应和动态共轭效应对反应总是有利的。 当C-H键与双键直接相连时, C-H键的强度减弱,H原子的 活性增加。 羰基化合物的α-C 原子 的H原子在取代反应中是活泼的 C-H键上的σ电子发生 离域,形成σ-π共轭。σ 电子已经不再定域在原来的 C、H两原子之间,而是离域 在C3-C2之间,使H原子容易 作为质子离去 这种共轭强度远远弱于π-π p-π 共轭。 超共轭效应的作用: C C C H H H H H H 使分子的偶极矩增加: 在叔碳正离子中 C-H键与空的p轨 道具有9个超共轭 效应的可能,其结果: 正电荷分散在3个碳原 子上。 使碳正离子稳定性增加: 当分子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改价格[2007]670号监理收费标准.pdf VIP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docx VIP
- 最新实用医学汉语-医学课件.ppt VIP
- 医学汉语教学大纲.doc VIP
- 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docx VIP
- 英语国际音标表(8个)打印版.doc VIP
- 升立德 E系列控制卡快速入门.pdf VIP
- 欧盟发布电池和废电池的新规(EU) 附中译文参照_182518812544822.pdf VIP
- 9.3抗日战争80周年阅兵九三阅兵小小爱国者探索手册PPT(优质ppt).ppt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开国大典》PPT课件(含教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