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
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
秦国经[1]
一、琉球官学的设立
清代的国子监
国子监是清代的最高学府。它是仿中国古代的国学制度设立的。国子监最早叫国子学,始设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是专门为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大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俱国子学性质。清沿明制,于顺治元年(1644)设国子监,一应事宜,由礼部掌行。顺治十五年改由本监自行办理。康熙二年(1663)仍归礼部管理。康熙十年一切应行应题事宜又改归本监掌行。这体制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学部遂被废除。
国子监是“掌国学政令”[2]的机关,清统治者对它十分重视,顺治帝曾亲自视察国子监,以后历代相沿,称为“临雍视学”。康熙时重修国子监,并亲自为国子监题写“彝伦堂”匾额。乾隆帝命在国子监彝伦堂南面建辟雍殿,并亲临辟雍殿举行隆重的讲学典礼。国子监设管理监事大臣一人,由大学土、尚书、侍郎内特简。以下设有祭酒、司业、监承、博士、典簿、典籍、助教、学正、学录、教习、笔帖式等官员。监内设有绳愆厅、博土厅、典簿厅、典籍厅、六堂、八旗官学、琉球官学、俄罗斯学、算学、档子房、钱粮处等机构,以分别负责教学和各项事务。
在国子监入学的主要有贡生和监生。“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荫监有二:曰恩萌、难荫。通谓之国子监生。”[3]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是监生学习之所。国子监生在监肄业称为“坐监”,坐监日期,长短不一。
国子监的课程仿照宋代胡瑗将经义、治事分斋的办法。经义,主要学习《四书》、《五经》、《性理》、《通鉴》兼及各家学说。治事,主要学习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官、河渠、算法之类。国子监订有严格的教学、考试制度,以便培养出合格的封建统治人才。
琉球官学的设立与学舍
中国和琉球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曾派羽骑尉朱宽至琉球。此后数百年来,双方不断往来,至中国明太祖即位,琉球中山王察度主政后,中琉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中山王察度请求送王子日孜每、阔八马等来华入监学习,洪武帝允准并诏令工部在南京国子监前,专门建一所王子书房,以作王子学习、生活的处所。此次髓王子入学的还有小山王察度之舅仁悦慈、山南国寨官之子实他卢尾段贺志等。
自此以后,遂为定例,琉球中山王不断派官生来监学习。如嘉靖五年(1526年)琉球中山王谴官生蔡廷善等四人入学,嘉靖十一年归国。嘉靖十七年琉球中山王遣梁炫等四人入国学,至嘉靖二十三年学成归国。嘉靖二十九年琉球来华贡使携陪臣子弟五人入国学学习等等。[4]
清朝沿袭明代的制度,继续接纳琉球陪臣子弟来华入监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册封使汪楫、林麟焻自琉球返国后,根据中山王尚贞的请求,奏请皇帝允准琉球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康熙帝很快就批准了中山王尚贞的请求。中山王尚贞随后于康熙二十七年派遣了梁成楫等人随贡使耳目官魏应伯一同进京入监学习,此为清代首批入监学习的琉球官学生。康熙帝为此曾谕令礼部,“琉球国送到陪臣子弟三人入监读书,著安置得所。……俾之讲习有成焉。”[5]礼部和国子监根据皇帝的谕令,在国子监内专门设立了琉球官学,选派了得力的教习、助教等官员,负责琉球官生的教学和管理。自此以后,有清一代,每遇清帝册封中山王后,琉球新主照例请派陪臣子弟入监读书,成为定例。
琉球官学设于今北京安定门内的国子监街。在国子监内敬一亭西厢。学舍有正厅三间:正厅有匾额为“海藩受学”。两旁对联是:“所见异,所闻异”,“此心同,此理同”。中一间为公座,是国子监堂官稽查之所,东一间是董率各员的住宿之处。西一间是教习居住的地方。正厅之后还有一所五间:中为讲堂。左右四间为琉球官生居住。正厅东西厢房是跟伴、厨役居住的地方。
二、琉球官学生的派遣
1、琉球国第一批来华入监的官生。
琉球国中山王第一批派遣来华的官生有梁成楫、蔡文溥、阮维新、郑秉均等四人。这批官生来华的缘起,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礼部奏琉:
“据差还琉球国翰林院检讨汪楫、中书舍人林麟焻疏言,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卑陋,向学有心。稽明洪武、永乐年间,常本国生徒入国子监读书,今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事下臣部,臣部咨国子监。据国子监咨复,查太学志载,洪武二十五年秋琉球国王遣其子日孜等及陪臣之子入监。自是以后,至于隆万之际,凡十四、五次来学,向慕文教。琉球于诸国为最笃国家,待之以为最优。臣等复查史载,唐贞观中兴学校,新罗、百济俱遣子弟入学。琉球自明初始内封。会典载大琉球国朝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