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 4060的振荡频率f由RT、CT决定。RS用于改善振荡器的稳定性, RS要大于RT,一般取RS=10RT,且RT > 1kΩ ,CT ≥100pF。4060的振荡频率和Qi(i=4,5,…..,12,13,14)的选择要根据情况确定。 例: 看门狗电路在微处理器系统监控中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设系统实际运行的用户程序 所需工作周期为2.5 s,设计由14位计数器 CD4060构成的看门狗电路,保证单片机系统 正常工作。要求:写出设计过程,画出详细 原理图。 解:取CT=1uF,RT=10k, RS=100k T=2.2×RT×CT=0.022s CD4060的Q4脚输出信号周期=24×0.022s=0.352s CD4060的Q5脚输出信号周期=25×0.022s=0.704s CD4060的Q6脚输出信号周期=26×0.022s=1.408s CD4060的Q7脚输出信号周期=27×0.022s=2.816s CD4060的Q8脚输出信号周期=28×0.022s=5.632s CD4060的Q9脚输出信号周期=29×0.022s=11.264s 因为系统实际运行的用户程序所需工作周期为2.5s,所以选 择CD4060的Q8作为单片机的复位信号,Q8输出高电平要 2.816s,如果系统工作正常,则单片机每隔2.5秒钟会对计数 器CD4060清零,计数器总也计不满。如果系统工作不正 常,单片机对CD4060发不出扫描信号,待计数器CD4060 计满,即Q8输出高电平,利用此信号使单片机复位,重新 开始工作。(Q8输出高电平的时间是Q8的半个周期时间) 工作原理图 内容提要: 一、干扰和噪声 二、干扰的分类及传播途径 三、硬件的抗干扰技术 四、软件的抗干扰技术 §5.3 智能仪器抗干扰技术 P221-231 一、干扰和噪声 1、干扰与噪声 干扰:来自信号外部、可以用屏蔽或接地 的方法加以减弱或消除的影响。 噪声:由于材料或器件内部的原因而产生 的污染,无用的,不规则的。 2、噪声的来源与特点 噪声是来自元器件内部的一种信号污染源。 3、干扰的来源和特点 干扰窜入仪器的渠道主要有三个: (1)空间电磁场 (2)传输通道 (3)配电系统 特点:来自测试系统外部,因此一般可以通过 屏蔽、滤波或电路元器件的合理布局,通过电 源线和地线的合理连接,引线的正确走向等措 施加以减弱或消除。 4、噪声和干扰的区别 ①噪声是绝对的,它的产生或存在不受接收者的 影响,是独立的,与有用信号无关。干扰是相对 有用信号而言的,只有噪声达到一定数值、它和 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智能仪器并影响其正常工作才 形成干扰。 ②噪声与干扰是因果关系,噪声是干扰之因,干 扰是噪声之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干扰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消除。噪声在一 般情况下,难以消除,只能减弱。 5、噪声形成干扰的三要素 1) 传导和辐射电磁能量的噪声源 2) 噪声传递的途径 3) 对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 干扰源 耦合通道 接收电路 噪声形成干扰的三要素 二、干扰的分类及传播途径 1、干扰的分类(根据产生干扰的物理原因) (1)机械干扰 采取减振措施解决 (2)热干扰 采用热平衡、恒温措施、温度补偿元器件等来解决 (3)光干扰 采用光屏蔽来抑制 (4)湿度干扰 采取防潮措施,元器件或电路板浸漆,用环氧或硅橡胶灌封 1、干扰的分类(根据产生干扰的物理原因) (5)化学干扰 密封,保持清洁 (6)电和磁干扰 硬件、软件抗干扰 (7)射线辐射干扰 2、电磁干扰的分类 噪声产生的来源: 固有噪声、人为噪声、自然噪声、放电噪声。 干扰的表现形式: 规则干扰、不规则干扰 干扰出现的区域: 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干扰对电路作用的形式: 差模干扰、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任何载流导体与参考地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 差模干扰:任何两个载流导体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 外部干扰由使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决定。 天电干扰、天体干扰、电气设备的干扰、电源的工频干扰 内部干扰则是由系统的结构布局、制造工艺所引入的。 有分布电容、分布电感引起的耦合感应,电磁场辐射感应,长线传输造成的波反射; 多点接地造成的电位差引入的干扰; 装置及设备中各种寄生振荡引入的干扰以及热噪声、闪变噪声、尖峰噪声等引入的干扰;甚至元器件产生的噪声等。 内部干扰环境 干扰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种:静电耦合,磁场耦合,公共阻抗耦合。 1).静电耦合 3、 干扰的传播途径 静电耦合是电场通过电容耦合途径窜入其它线路的。两根并排的导线之间会构成分布电容,如印制线路板上印制线路之间、变压器绕线之间都会构成分布电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小车黑白线识别寻光寻迹电机驱动原理路寻迹算法含原理图和程序要点分析.ppt
-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doc
- 智能小车设计要点分析.doc
- 智能型BMI体重指数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要点分析.doc
- 智能仪器常见故障调试要点分析.ppt
- 智能仪器仪表主要检测参数及传感器要点分析.ppt
- 智能运输系统讲义(地理信息系统)要点分析.ppt
- 智能自动驾驶车辆要点分析.ppt
- 智能综合驱鸟装置品种防鸟罩制作工艺≈防鸟刺应用场所要点分析.ppt
-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要点分析.ppt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分析.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养老服务业的应用.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职业培训行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在智能制造业的实践研究.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旅游服务业的应用.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职业培训行业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职业培训行业行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职业规划咨询中的应用.docx
- 职称英语-卫生类真题小抄.pdf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职业培训行业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