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 内容提要 听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听力障碍儿童的注意 听力障碍儿童的记忆 听力障碍儿童的想象 听力障碍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 听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听力障碍儿童感知活动的特点 (一)听力障碍儿童的视觉 1、感知活动贫乏,范围狭窄,缺乏完整性。 2、听力障碍儿童视觉感知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发展的。 3、听力障碍儿童的感知活动缺乏选择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4、听力障碍儿童的视觉感知中,分析能力比概况能力强 5、听力障碍儿童感知活动中往往缺少声音的刺激和语言的参与,感知能力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听力障碍儿童的触觉 对于听障儿童而言,触觉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模仿语言,感受音乐等,具有重要的补偿作用。听觉的丧失同样影响到触觉的发展。学龄期,触知觉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表现在触摸动作少而单调,很少注意物体的整体形状。在学龄阶段,触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主要反映在触摸过程和揭示物体特征上的改变和完善。 (三)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运动觉 言语运动觉是一种重要的动觉,人的手指、舌头和嘴唇上聚集着大量的运动感受器,因为他们要完成准确精细的动作和言语运动。 言语运动觉和思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听障儿童的言语运动觉的精细程度取决于发音说话的清晰程度,发音越准确,说话越清楚,产生的言语运动觉就越准确精细,对思维的帮助也就越大。 (四)听力障碍儿童的残余听力 残余听力在听力障碍儿童中的现状 1、听力障碍儿童中有残余听力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 2、有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听觉功能的发挥受到条件的限制 3、有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对语音的感知难度大 4、有残余听力的听障儿童对客观世界丰富多样的声音刺激的感知受到局限 二、听力障碍儿童观察力的特点及培养 (一)听力障碍儿童观察力的特点 1、自觉性差 2、缺乏选择性 3、整体性不强 4、概括性不高 (二)听力障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教师使听障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培养和发展他们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的能力 2、使听力障碍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交给听力障碍儿童观察的方法 加强观察方向的指导 充分利用多种感官 3、帮助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 4、观察时结合及时的语言指导 5、要重视观察的总结、评价和反馈 网络资源推荐 (特殊教育网站) 听力语言训练 聋儿康复教育教学 (特殊教育资源)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 通过对 42名听力障碍儿童及其与之对照的正常儿童进行镶嵌图形测验 ,比较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 :( 1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正常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 2 )听力障碍女童与正常女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正常女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 3 )正常男童镶嵌图形测验得分高于听力障碍男童 ,但差异不显著。? 中国特殊教育 ,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1期 第二节听觉障碍儿童的注意 回顾复习: 注意概念 注意是心理过程还是心理状态?它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如何? 注意分类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注意 特点 (一)引起注意的刺激源,主要来自视觉对象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注意 特点 (二)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有意注意发展迟缓 (三)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四)注意的分配更加困难,较多地用注意的转换代替注意的分配 (五)注意难以随任务的变化而适时转移 (六)有意后注意发展水平较低 二、注意规律在聋校教学中的运用 (一)从师生双向活动的角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1、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2、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3、优化教学环境 (二)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教室环境要整洁、淡雅,物品放置有序。 2、教师着装要讲究。 3、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宜。 4、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防止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把提问、讲述、演示与学生阅读、看话、练习和实际操作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5、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化,形象化。 (三)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 2、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 3、课堂组织要紧凑。 4、防止疲劳产生。 (四)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般来说。课刚开始时,学生还想着课间的游戏,无意注意在起作用,教师可通过提问、复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接下来的2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阶段,教师可讲授新课,突破难点。这期间有无意注意的作用,更多地是有意注意起作用,然后留出一点间隙作为巩固练习,理解消化的环节。临近下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doc VIP
- 中经金融高频考点.doc VIP
- 竞聘演讲稿经营管理部部长.pptx
- 学堂在线 中医养生方法学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整村授信专题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科技强国爱国主题班会《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课件.pptx VIP
- 《常州武进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1·20”较大粉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警示教育专题培训.pptx VIP
- 智能化弱电工程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标书范本.docx VIP
- 行业分类专题研究:行业分类标准2.0版及修订说明-20200102-中信证券.pdf VIP
- 深圳市翰林学校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