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第一节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学分析方法: 依据物质发射辐射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主要介绍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传播的光量子流。 ?1. 光的波动性 电磁辐射为正弦波,可用周期、波长、频率、速度、 振幅等参数来描述。可从光的干涉、反射、折射、衍射、偏 振等现象体现光的波动性。 与其它波(如声波)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 真空中传输。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就会发生能量跃迁。此时,电磁辐射不仅具有波的特征,而且具有粒子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现象:1887,Heinrich Hetz(在光照时,两间隙间更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h? 证明:1916,Millikan(真空光电管) 2)? 能态(Energy state) 量子理论(Max Planck,1900): 物质粒子总是处于特定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即能量是量子化的;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粒子之间发生能量跃迁时的能量差 ?E 可用 h? 表示。 两个重要推论: a、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特定的能量。 b、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发射完全等 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即:?E =E1-E0=h?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锐 线,线宽大约为10-4nm。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 谱,由于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易分 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个nm 连续光谱(Continuum spectra): 固体被加热到炽热状态时,无数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通常产生背景干扰。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而且短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加得最快! 另一方面,炽热的固体所产生的连续辐射是红外、可见及较长波长的重要辐射源(光源)。(如:白炽灯,日光以及烧红的铁电极均发射连续光谱。) 光学分析方法含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1) 能源提供能量 (2) 能量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 (3) 产生被检测的讯号 (4) 讯号的检测 原子能级与能级图(Energy level diagram)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什么是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原子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光谱分析简史:17世纪中叶,牛顿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揭开了光谱分析的序幕。19世纪50年代,德国科学家克希霍夫和本生发现了光谱与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确认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从而建立了光谱定性的基础,并发现了元素銣和铯。 原子光谱 <> 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理论<> 新元素 研究表明:元素的谱线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含量有关,从而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但由于火焰,电弧,火花等传统的光源的不稳定对谱线强度的影响,使光谱定量分析遇到了很大困难。 20世纪20年代,盖拉赫(Gerlach)提出了内标法,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光源不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定量分析的基础。 在20世纪中期,发射光谱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各种无机材料(如金属合金、化学制品等)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发光源的发展,由于传统光源固有的缺点,使发射光谱分析有一时期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建立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也下降。 20世纪60年代初,格林非尔德和法赛尔(fas-sal)把电感偶合高频等离子体光源应用于发射光谱分析,大大推动了发射光谱分析的发展,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