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易望远镜的设计与组装
简易望远镜的设计与组装
班级: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姓名:XXX 联系方式:XXXXXXXXX实验时间:XXXXXXXX
摘要:望远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它能够是人们看见更远的东西。但很多人并不清楚
望远镜的制作原理及其制作的过程,因此通过本次实验,简单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关键词:凸透镜 焦距 倍率 光学仪器
一、 引言
望远镜是一种助视仪器,用来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物体,当位于远处的物体的细节对眼睛的视角小于人眼的分辨极限时,人们必须借助此仪器才能分辨它。因此,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构造原理和调整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加强对光学仪器调整好使用的训练。
二、实验任务
通过实验室提供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测量出凸透镜焦距,根据物镜与目镜焦距测出自制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三、实验仪器
光学平台一个
GY-1型溴钨灯一个
平面镜各一个
凸透镜两个
物屏、白屏各一个
二维架两个
三维调节架一个
SZ-02型二维平移底座一个
SZ-01型三维平移底座一个
10、SZ-04型通用底座两个11、升降调节座一个
12、标尺一把
四、实验原理
1、目前所学知识中,有两种测焦距的方法,一是自准法,二是共轭法。
(1)、自准法测焦距
图1 自准法测焦距
如图1所示,物A在凸透镜L的焦平面时,他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会变成一束平行光,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M将此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透过凸透镜,仍会会聚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是发光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改透镜的焦距。
(2)、共轭法测焦距
共轭法测定薄透镜焦距
当物(“1”字屏)与像(白屏)之间的距离L保持不变时,待测透镜在“1”字屏与白屏之间移动位置,在屏上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倒像及一个缩小的倒像。根据物、像共轭关系,透镜成放大像时的物距等于成缩小像时的像距,即u1=v2,u2=v1,如图5.4-3所示。图中A为透镜成放大像的位置,B为透镜成缩小像的位置。由图可知,
L=u1+v1
d=v1-v2=v1-u2
将上两式相加和相减,得出
将u1及v1代入透镜成像公式,则
2、开普勒望远镜的放大原理
图中可见普勒望远镜也是由物镜与目镜构成,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的光学间隔为0,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射出。其系统的视觉放大倍率为:
式中,? 为物镜的焦距;?为目镜的焦距。
图2 共轭法测焦距装置图
1、选择两块凸透镜
2、选择其中一块凸透镜,按图2所示所示安放仪器并使物屏与像屏间距大于4f,记录物屏坐标y1,像屏坐标y4,则l=|y4-y1|
3、将凸透镜沿米尺从物屏侧开始缓慢移动,到像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实像时,采用左右逼近,使像屏上的放大倒立实像最为清晰,记录此时凸透镜的位置y2
4、继续向像屏移动,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像屏上呈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时,记录此时凸透镜的坐标y3,则d=|y3-y2|
5,改变L,重复三次,利用公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求其平均值
6,重复上述过程,测出另外一块凸透镜的焦距
图3 自制开普勒望远镜
7、将焦距的望远物镜、目镜Fn=(L2-D2)/4L
1
65.00
86.67
121.10
140.00
75.00
34.43
14.80
2
70.00
91.55
126.33
145.00
75.00
34.78
14.72
3
75.00
96.05
131.30
150.00
75.00
35.25
14.61
平均
F=(f1+f2+f3)/3
14.71
表二 共轭法测焦距实验数据2
单位:cm
测量值
次数N
物屏坐标y1
透镜坐标y2
透镜坐标y3
透镜坐标y4
L=|y4-y1|
D=|y3-y2|
Fn=(L2-D2)/4L
1
61.49
69.29
83.12
87.51
25.52
12.73
4.39
2
70.00
91.55
113.45
92.00
21.99
21.90
4.62
3
61.99
67.21
78.39
85.15
23.16
11.18
4.44
平均
F=(f1+f2+f3)/3
4.48
表三 自制望远镜实验数据
X1=5cm
N S1(cm) S2(cm) X2=S2- S1(cm) Γ=X2/ X1 1 22.6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讲课后作业答案.doc
- 第四讲逗号表达式.doc
- 第四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
- 第四讲趋势线管道线讲义.doc
- 第四讲金属和金属矿物.doc
- 第四讲项目融资筹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湖南城市学院.doc
-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doc
- 第四课易语言的子程序和变量.doc
-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题.doc
- 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导学案(新人教必修1).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