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晶型纳米TiO2对地下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
Arsenic removing from groundwater by two types of nano TiO2 crystals
马 琳
(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武汉 430070)
摘要:水体砷污染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环境和社会问题之一,研究水体砷污染的修复技术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钛是水体除砷一种非常有效、有前景的材料。采用实验室批处理实验,结合SEM、XRS、IR和XPS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对地下水砷的去除效果、影响因子及其除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体初始含砷200 μg/L,吸附剂:水比例为?g/L,吸附反应时间为1h条件下,锐钛型对As(Ⅴ)和As (III)去除率分别为97.44和100%;金红石型对As(Ⅴ) 和As (III)的去除率分别是57.65%和98.43%。对As(Ⅴ)和As (III)最大吸附量,锐钛型分别为23.695和13.198 mg g-1,金红石型分别为6.246和4.656 mg g-1。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在温度为25℃时,金红石型对As(Ⅴ)和As (III)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增加上升,而锐钛型对砷的去除不受pH的影响。
吸附过程发生1个小时,金红石型、锐钛型两种纳米二氧化钛对As(Ⅴ)和As (III)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曲线较好的拟合了Pseudo-second-order方程??。
吸附动力学特征
陪伴离子
本实验条件下,避光不影响金红石型的除砷效果,但降低锐钛型对As(Ⅴ)和As (III)去除率7.52%和12.00%。两种二氧化钛的FT-IR图谱表明,As(V)和As(III)可能与Ti-O和As-O键配合形成化学吸收。XPS图谱分析表明,在避光条件下,As (III)直接吸附在二氧化钛上。而有光照时,光化学反应使得部分As (III)氧化为As(V)吸附在二氧化钛(2种晶型有没有差别?)。结果说明,采用纳米二氧化钛除砷效果和机制受光照的影响,这是产品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金红石型 锐钛型 二氧化钛 砷 去除 光照
前言
砷及砷化合物是公认的致癌物。由于采矿、污水灌溉及打井取水饮用等活动,地球表层中砷化合物大量溶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带来了严重的水体砷污染问题。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已发现了饮水型砷中毒的存在。目前,已在十多个省、自治区发现了饮水型砷中毒,中毒地区范围之大已经远远超过国际上认为最严重的孟加拉国(参考文献)。按照WHO的水砷标准(50μg/L),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在中国,地下水受到砷污染的地区有台湾、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参考文献)。20 世纪 60 年代在台湾的西南部地区出现了“黑脚病”, Lin,M.C.(2004) [1]等研究发现,黑脚病的暴发与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当地居民长期使用砷污染的地下水有着密切关系。而砷被公认为是可能产生黑脚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发现了砷中毒问题。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达1200μg/L[28]。Smedley[29]等对内蒙古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该地区地下水处于强烈的还原环境,砷的质量浓度达1500μg/L,同时所采地下水水样大部分(60 %~90 %)砷为三价 As(Ⅲ)。在山西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是山阴县,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硫化氢气味较浓,砷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53μg/L [30]。该地区的饮用水多取自地下水,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已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砷标准(50μg/L)。此外,砷污染水源的扩散和利用已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地下水(饮用水)砷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已成为当前我国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不用编号标示参考文献
除砷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强化混凝[1]、吸附[2]、反渗透[3]、膜法[4-6]、电吸附[7];化学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8]、电化学动力[9]、单纯预氧化工艺[10]、氧化吸附同步技术[11-14];生物方法主要有微生物修复技术[15-17]和植物修复技术[18-20]。在这些方法中,吸附技术以其过程稳定、操作简单备受人们关注。比较常见的除砷吸附剂有铁氧化物[21]、天然铁矿[22]、铁锰矿[23]、零价铁[24]、铁硅氧化物[25]、活性氧化碳[26]等。随着20世纪末期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纳米材料纷纷制备成新型吸附剂用于来除砷。如二氧化钛[27]、纳米零价铁[28]、纳米氧化铜[29]、纳米磁赤铁矿[2]等。
近年来,研究者注意到纳米二氧化钛去除As (III)和As(Ⅴ)的效果非常好。Yang e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