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声声慢课件15.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声声慢课件15.ppt

一、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上与古人为友)也。” 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靖康之乱时,李清照随家南下,深爱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从此阴阳相隔,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清照避难奔走,孤苦无依,无奈只得嫁人,然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意象: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情愁,这首词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她的愁? 讨论: 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愁”的?(这些客观物象隐含的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有相关意象的诗句? 梧桐、细雨 发挥想象,联系前后语境,用散文的语言描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场景。 小结:由之前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出,有的意象在诗歌中有固定的含义,如“梧桐”“大雁”等,有的则不然,所以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分析意象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思考它们隐含的意思,体悟其中的情感。 一位卓绝的诗人 一位孤独的舞者 小练习: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方面是边塞寒苦,久戍思乡之愁; 一方面是责任重大,必须担负。 两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醉花阴?重阳》: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愁中有着甜蜜 。 *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声声慢 【宋】李清照 一、知人论世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前 南渡后 寻寻觅觅, 声声慢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却是旧时相识。 正伤心, 雁过也,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化多为少,思绪纷茫,欲说还休。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 愁深 二、找出词眼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文中还有直接写“愁”的句子吗? 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梁衡)。 三、品读意象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大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三、品读意象 酒 秋风 大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借酒浇愁 家国之愁 凄凉愁情 孤寂之愁 牵愁惹恨 细密愁丝 小练习:联系前后语境,深入体味意象 三、品读意象 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分析她的愁因。 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亡国之恨。 夫死再嫁,遇人不淑——丧家之痛。 学无传人,不被理解——学艺之悲。 靖康二年(1127年)夏五月,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清照避难奔走,文物丧失殆尽。绍兴二年(1132年)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欲将生平所学授予邻家女孩,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四、深味情感 总结: 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使得她的愁不仅包含离别之愁,还包含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处的愁,所以本词中的愁才格外深沉、凝重。 而作者运用高超的作词技巧,恰到好处地把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