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素材 苏教版
第十章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0-4-1气体交换
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气体分子顺其分压差趋向平衡的方向。需透过有关交换膜,即:肺泡内表面层的液膜,其中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和肺毛细血管上皮等结构的弥散过程。例如肺泡气的氧分压较混合静脉血高,氧必然从肺泡向毛细血管弥散,而混合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高,则二氧化碳必然由肺毛细血管向肺泡弥散。氧、二氧化碳易溶于脂肪,这些气体弥散透过肺泡上皮细胞膜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都不会受阻,而氧与二氧化碳需通过细胞间液和血浆时,由于呼吸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弥散速率亦不同。气体交换速率与气体弥散速率、弥散面积与距离、及呼吸膜两边分压差等因素有关。
气体在肺的交换 气体在肺的交换可用肺的弥散量DL为指标,即单位时间内(分钟)所摄取气体容积(V)与气体在肺泡膜两侧分压差(P1—P2)的比值:
在静息条件下,血流通过肺毛细血管时间约0.75秒。在肺毛细血管起始端,肺泡气与静脉血之间氧分压差很大,所以扩散速度很快;二氧化碳分压差虽较小,但扩散速度却比氧还快。约经0.3秒,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即可与肺泡气达到平衡,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的弥散量一般用间接方法测量,健康成人静息时,氧的肺弥散量平均约为33毫升/分钟·毫米汞柱,肺泡气—肺毛细血管血液平均氧分压差约为7.6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
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体循环中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与气体在肺交换相似,但气体在组织交换都是通过液体,而弥散膜两边气体分压差,随组织活动和细胞内氧化代谢程度而不同。如当骨骼肌处于静息状态时,耗氧量少,产生二氧化碳也少,动脉血中氧分压与肌肉组织中氧分压差较小。静息时毛细血管多数处于闭合状态,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的距离较大,血流量也较少,由此毛细血管向组织弥散的氧量将减少。反之,当肌肉运动时,组织耗氧量增加,产二氧化碳也增加,组织中氧分压减小而二氧化碳分压高,有利于氧从毛细血管动脉端弥散入组织,也有利于二氧化碳从组织向毛细血管弥散,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0-4-2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示意图
10-4-3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1200毫升氧。这些氧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①溶解在血液的血浆中。在正常的肺泡气氧分压为19.33千帕(105毫米汞柱)和37℃的情况下,1升血液中只溶3毫升氧;②与血红蛋白分子形成化学结合, l升血液中有197毫升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645000。珠蛋白分子包括四条链:两条a链,每条链由141个氨基酸构成;两条β链,每条链由146个氨基酸构成。每条链中包含一个血红素,每个血红素中心有一个亚铁离子,每个亚铁离子能携带一个氧分子。
HbO2表示。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约含15克血红蛋白。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毫升氧。没有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叫做去氧血红蛋白。
200倍。即使在分压很低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也能取代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使运送到组织中的氧显著下降。因此汽车和通风不良的炉子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危害很大的,甚至城市交通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也可能导致局部缺氧而损伤脑的机能。
l—7百万,许多性质与血红蛋白相似。它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而在氧分压低时释放氧。它的氧合形式是淡蓝色的,而脱氧形式是无色的。与血红蛋白不同,血蓝蛋白悬浮在血液中而不是包藏在血细胞内。
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全部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时,叫做完全饱和。没有全部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则叫做部分饱和。哪些因素决定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呢?最重要的因素是血液中的氧分压,也就是溶解在血中的氧的浓度。血液中氢离子浓度(酸度)与温度对血红蛋白的饱和度也有影响。
12份血液样品在不同的氧分压中(从1.333—18.67千帕,即10—14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绘出氧-血红蛋白离解(亦即饱和)曲线。
S”形曲线。在氧分压1.33—8千帕(10—60毫米汞柱)之间是陡峭的斜坡,而氧分压9.33—13.33千帕(70—100毫米汞柱)之间是比较平坦的部分。这就是说,氧分压从1.33千帕(10毫米汞柱)增到8千帕(6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增加很快。氧分压的变化引起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增加81.3%。在氧分压为8千帕(60毫米汞柱)时,90%的血红蛋白已与氧结合。从此往上进一步升高氧分压,氧合血红蛋白只有少量的增加。氧分压由8千帕(60毫米汞柱)增加到13.33千帕(100毫米汞柱),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只增加6.5%。
5.33千帕(4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74.7%。由于肺泡气中氧分压较高,为14千帕(105毫米汞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推荐】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力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推荐】江苏省张家港市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doc
- 【推荐】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十四中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椭圆几何性质专项练习.doc
- 【推荐】八年级生物上册 5.4.3 真菌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推荐】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doc
- 【推荐】【五年经典推荐 全程方略】2015届高三数学 专项精析精炼 2011年考点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doc
- 【推荐】浙江省六校2015届高三数学3月联考试题 文.doc
- 【推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木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4月月考试题.doc
- 【推荐】甘肃省嘉峪关市2015年初中思品历史网上阅卷模拟训练测试试题.doc
- 【推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推荐】中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燃烧 、灭火和火灾自救》课件.ppt
- 【推荐】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四月联考试题.doc
- 【推荐】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推荐】贵州省八校联盟2015届高三数学第二次联考试题 文.doc
- 【推荐】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开学调研试题 文.doc
- 【推荐】山东省青岛市华侨中学2015年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题(五).doc
- 【推荐】福建省龙岩小池中学2015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八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推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推荐】2015年春九年级数学下册 2.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时训练2 (新版)浙教版.doc
- 【推荐】2015年春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lesson 22 big plans for the weekend课件 (新版)冀教版.ppt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