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的养殖tank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五节 大鲵疾病诊断和防治 一、细菌性疾病 1.烂嘴病 病因:一般认为投喂饵料未消毒,引起细菌性感染。 主要病症:口腔溃烂,下唇部肿大,积血。 治疗方法:用3~4 mg/m3庆大霉素连续浸泡1星期以上。症状严重可注射庆大霉素,药量为10 000 IU/kg。 2.腹水病 病因: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 主要病症:外部观察可见个体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肠、肾、甚至肺部可见发红充血。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 2.腹水病 治疗方法:发病池应及时换水,全池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对病鲵应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另外还要保证水质清新。 2.腹水病 治疗方法: 对于苗种,由于消化功能不强造成此病,停食1-2天。处理得当,眼可复明,腹胀消失,恢复健康。 对于成鲵,由于内脏感染产生大量腹水,可用1万单位/公斤体重的剂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公斤)、新霉素对此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3. 腐皮病 病因:由于池底粗糙,或人工操作不当引起鲵体受损,或者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而受伤导致细菌感染 3. 腐皮病 症状:患病初期,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流行:腐皮病是对大鲵人工养殖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传播速度较快。 3. 腐皮病 预防: 放养前鲵池要用药物消毒,杀灭敌害生物 鲵种下池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5~20min或5~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泡5~10min 注意同池中个体规格整齐,并设置防逃设施,以免大鲵个体间互相咬斗而受伤 保持水质良好,条件允许时,保持常年流水 3. 腐皮病 治疗: 病鲵池用强氯精0.3-0.4 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对病鲵先用15-25 g/m3浓度的KMnO4浸泡15-20 min,彻底清洗患处的附着物,随后用溃疡灵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1次,直至治愈。 对病情较重的大鲵注射青霉素50 000—100000IU/kg,注射次数依病情而定。 4.肠炎病 病因:主要是饲养员在投喂饵料时,对饵料常不消毒,如将鱼类、蛙类、虾类等活饵料直接放入大鲵养殖池。由于这些饵料来自富营养化水体,携带致病菌的几率大,大鲵摄食后感染病菌而患病。其次是水体受污染,导致大鲵养殖水的病菌较多。再次是管理不到位,如没有及时对养殖池消毒,对大鲵饵料投喂过多,导致大鲵消化不良。经过研究,大鲵肠炎病的病原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4.肠炎病 主要病症: 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 观察其粪便不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 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   4.肠炎病 预防: 投饵间隔期不宜过长,投饵时应将未吃完的残饵清除干净,以免饵料变质,引起水质恶化,在夏季高温时尤应注意。 另外,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    4.肠炎病 治疗: 发现大鲵患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对所有用具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具体办法是对于能摄食的病鲵,用土霉素一片插入饵料鱼块中投喂,连用一周; 对于不摄食的病鲵,要用腹腔注射硫酸庆霉素的办法,剂量为1万单位每公斤病鲵体重,连续注射3天,每天一次。 5.水霉病 病因: 主要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 此外,在用药物对大鲵池消毒时,由于药物浓度配制过高,如高锰酸钾具有腐蚀作用,浓度过高,会造成大鲵体表皮肤的损伤而感染水霉。   5.水霉病 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5.水霉病 流行: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早春和晚冬尤甚。主要发生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和幼鲵早期,当成鲵体表受伤时也易发生。 预防:鲵种下池前用5~10mg/L食盐水浸泡消毒。 5.水霉病 治疗:及时发现病鲵,并立即治疗(不能隔夜)。① 用毛刷等柔软工具清除大鲵体表上寄生的水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