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退火工艺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退火温度的设计依据 3 玻璃退火的起始黏度以不使制品发生变形为准,这是由高温高效退火理论决定的,就 浮法玻璃而言1010.82~ 11ρ,600~ 595 ℃。 弹性体初态 弹塑性体 高黏滞塑性体 自由流动 的熔体 完全弹性体 过渡为完全 弹塑性体 玻璃的六个 物理特性 两个阶段之退火阶段之三个状态 最佳 次佳 最次 595℃ 516℃ 玻璃作结构调整,减小不可逆转的结构差所致的永久应力,符合制品的规定值。 分别与弹塑性体、弹性体初态和亚刚体的三种物理特性相对应。 退火四个状态特征 结构基团位移转为分子位移。黏度剧增使位移活度锐减,减小结构差的调整明显削弱。玻璃在弹性体初态阶段处于次佳退火状态。 最佳退火状态(弹塑性体) 温差所致的结构差是玻璃冷至弹塑性体时就开始产生。此时玻璃的黏度较低,结构基团位移活度大,在均匀的温度场作“顺向位移”结构调整容易进行,减小结构差的效果最好,对减小永久应贡献最大。 次佳退火状态(弹性体初态) 这时,≥1014.5ρ位移终止,结构调整停顿,广义的应力松弛现象消失。结构差引起的永久应力被固定,只有分子震动,是单纯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的刚体。温差只产生暂时应力。玻璃处于暂时应力活跃,并与永久应力相叠加的后续退火阶段。 最次退火状态(亚刚体) 分子位移活度几近衰竭,结构调整近乎停顿,减小结构差的功效甚微。 后续退火状态(完全刚体) 退火四个状态特征 后续退火状态(完全刚体) 最次退火状态(亚刚体) 次佳退火状态(弹性体初态) 最佳退火状态(弹塑性体) 516-480℃ 545-516℃ 568-545℃ 600-568℃ 这不是A/B/C的分区哦) 四个状态的关系 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区重要 B区 A区 600-550 550~480 600-568 545-516 516-480 568-545 最佳退火状态100% 次佳退火状态79.5% 次佳退火状态20.5% 最次最佳退火状态100% 后续退火状态51% 退火阶段(温降84℃) 温降50℃占59.6% 温降34℃占40.4% 看来A 区 要重要些 退火窑设计理念 以A区(600-550℃)为“重心” 集中了最佳和次佳退火状态 B区(550~480 )℃, 减负7.14%也得益颇多 C区(480~390 ℃), 减负10%意义重大 挖掘换热效率高的Ret区之潜力, 以改善其余各区的工况 从“六个物理特性阶段、两个退火阶段和四种退火状态”,得到了浮法玻璃退火窑设计的技术路线,要点有左边四条: 二、退火的温度制度 退火允许冷却速度的计算 冷却速度 光程差取30 常数 厚度的一半 退火残余应力的计算 残余应力,Kg/m2 板厚mm 常数 B区冷却速度,℃/min 厚度mm 5 6 8 10 12.7 19 允许值nm/cm 32 37 60 65 使用值nm/cm 21.5 25.9 34.4 44.93 49.8 实际值nm/cm 21.5 25.9 34.4 43 54.61 81.7 超允许值nm/cm -10.5 0 -2.6 -17 16.7 相同拉引量不同厚度应力允许值、使用值、板芯应力值 算一下吧 二、退火的温度制度 退火窑的分类与结构 4 目前,浮法玻璃退火窑均为全钢全电退火窑,就其结构而言,它包括 辊道和壳体两部分。世界上在制造该种退火窑上较著名的公司有两家,一 家是起步最早的比利时 CUND 公司,另一家为法国 STEIN 公司,两家产品 各有特点,CUND 公司以冷风工艺为基础,而 STEIN 公司则以热风工艺为 基础,其他部分基本上趋于一致。 二、退火的温度制度 CUND退火窑的划分 F区 C区 F区 F区 A区 Ret区 600-550 550~480 480~390 390~230 230~90 加热均热带 重要冷却带 缓慢冷却带 快速冷却带 急速冷却带 退火冷却速度按6mm计算一般选18.52℃/min 1.5:1冷却速度 5:1冷却速度 2.5:1冷却速度 3:1冷却速度 3:1冷却速度 1.75:1冷却速度 各区长度就 可以算出了 B区 CUND退火窑的结构 电加热 下部辐射管 上部辐射管 热电偶 进风口 传动辊道 出风口 风机 A区的结构 CUND退火窑的结构 电加热 下部双辐射管 上部双辐射管 热电偶 出风口 传动辊道 进风口 风机 B/C区的结构 CUND退火窑的结构 热风出口 退火辊道 上部混合风 下部混合风 Ret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