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志鸿优化设计 赢在课堂】2014-2015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docVIP

【推荐】【志鸿优化设计 赢在课堂】2014-2015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志鸿优化设计 赢在课堂】2014-2015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缪贤/绸缪  睨柱/端倪  倨傲/裙裾 B.驽马/弩弓 旄节/旌旗 弹劾/骸骨 C.河畔/泮宫 仓廪/凛冽 秩訾/髭须 D.感喟/渭水 合契/提挈 驿站/不怿 解析:A项,Miào/móu,nì/ní,jù/jū;B项,nú/nǔ,máo/jīnɡ,hé/hái;C项,pàn/pàn,lǐn/lǐn,zī/zī;D项,kuì/wèi,qì/qiè,yì/yì。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延请。 B.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C.陵始降时 始:刚刚。 D.其牙机巧制 制:规模。 解析:D项,“制”在此意为“形制、构造”。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项均为动词,做。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B项,动词,顾及/动词,回头;C项,介词,被/介词,在。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请完璧归赵 ②而相如廷叱之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 ④杖汉节牧羊 ⑤夜见汉使 ⑥欲因此时降武 ⑦舍相如广成传 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②③⑤/④⑦/①⑥⑧ B.①/②③⑤/④⑦/⑥⑧ C.②③⑦/④⑤/①⑥⑧ D.①/②/④⑦/③⑤/⑥⑧ 解析: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③⑤均为名词作状语;④⑦为名词用作动词;⑥⑧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①②均为判断句;B项,①②均为定语后置句;C项,①②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D 6.下列各项中,与下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        。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①“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 ②“广博精微”是说儒学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③何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呢?“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④“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 ⑤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致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 ⑥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①②④⑤⑥ D.⑥②④①③⑤ 解析:引句中有一句“极高明而道中庸”。第③句是一个设问句,就是针对此而言的,其中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又引领了①②两句,三句话综合解释了“极高明”的含义。第④句解释“道中庸”的含义,第⑥句呼应第④句中的“玄而又玄”的现代新儒家的特点。 答案:A 二、阅读理解(30分)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7~9题。(9分,每小题3分) ①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②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③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