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87/342 (2)正弯矩区钢筋 参照美国 ACI 规范规定,当正弯矩区每一方向上抗裂验算边缘 的混凝土拉应力满足 σ ck ? σ pc ≤ 0.4 ftk 时,可不配受力钢筋,仅配构 造钢筋;当超过 0.4 ftk 时,且不大于1.0 ftk 时,纵筋面积应满足下式: Nc 0.5 f y As ≥ 。 以上配筋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和分散裂缝,使双向板具有较好的 受力和变形性能。 (3)在楼盖的边缘和拐角处,应设暗圈梁或钢筋混凝土边梁,并考 虑柱头剪切作用,加密箍筋。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88/342 9.根据先张法预应力筋的锚固及预应力传递性能,提出 了配筋净间距的要求,其数值是根据试验研究及工程经 验确定的。根据多年来的工程经验,为确保预制构件的 耐久性,适当增加了预应力筋净间距的限值。 (10.3.1) 根据浇注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 效直径的2.5倍,且应符合:预应力钢丝不应小于15 mm;三股预应力钢绞线不应小于20 mm;七股预应力钢 绞线不应小于25 mm。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89/342 10.先张法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局部挤压造成的 环向拉应力容易导致构件端部混凝土出现劈裂裂缝。 因此端部应采取构造措施,以保证自锚端的局部承载 力。所提出的措施为长期工程经验和试验研究结果的 总结。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也有一些预 制构件不配置端部加强钢筋的情况,故规定特定条件 下可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适当放宽。(10.3.2) 构件端部尺寸应考虑锚具布置、张拉设备尺寸和 局部承压的要求,必要时应适当加大。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90/342 (1)单根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螺旋筋。 (2)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10(为预应力筋的 公称直径),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宜设置3~5片与预应力筋 垂直的钢筋网片。 (3)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 mm范围内应适当加 密横向钢筋。 (4)槽形板类构件,为防止板面端部产生纵向裂缝,应在构件端部 100 mm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的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少 于2根。 (5)在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吊车梁等构件靠近支座的斜向主拉应 力较大部位,宜将一部分预应力筋弯起配置。 (6)对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全部弯起的受弯构件或直线配筋的先张 法构件,当构件端部与下部支撑结构焊接时,应考虑混凝土收 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宜在构件端部可能产生 裂缝的部位宜设置足够的非预应力纵向构造钢筋。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91/342 11.为防止预应力构件端部及预拉区的裂缝,根据多年 工程经验及原规范的执行情况,这几条对各种预制构件 (肋形板、屋面梁、吊车梁等)提出了配置防裂钢筋的 措施。(10.3.3~10.3.5) 12.预应力锚具应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 器》GB/T 14370标准的有关规定选用,并满足相应的质 量要求。(10.3.6)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92/342 13. 规定了后张预应力筋孔道间距要求。对于预制构件 相对于现浇结构构件其控制相对容易,提出了更为严格 的控制要求。要求孔道的竖向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直 径。主要考虑曲线孔道张拉预应力筋时出现的局部挤压 应力不致造成孔道间混凝土的剪切破坏。而对三级抗裂 控制等级的梁提出更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主要是考虑 其耐久性。有关预应力孔道的并列贴紧布置,是为方便 截面较小的梁类构件的预应力筋配置。预应力混凝土构 件的跨度较大时,其起拱直不宜过大。(10.3.7)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55/342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256/342 7.框架顶层中节点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_T 267-2023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VIP
- 一种新型的化纤打包机.pdf VIP
-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考试题库.pdf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pdf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山西博大集团寿阳京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