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含)教程解析.docVIP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含)教程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强化训练(25-2) 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1·佛山一模·14)(  )——租佃制 【解析】均田制瓦解在唐代中期,而非开皇四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非隋文帝时期,故C项错误;据材料“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和“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可知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广东广州高三调研·13)13.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  )——均田制 【解析】杜甫生活在唐代,井田制实行于商周时期,故A项错误;唐代实行科举制,故B项错误;秦代已经确立郡县制,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唐代均田制中有永业田,自北魏以来,永业田依法要种桑五十株,产麻地并须种麻十亩,统称桑麻田,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5·广东省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高三期末联考·12)12.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 A B.宗法观念结束 C.诸侯争霸影响 D.各国变法推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与其相关的有,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家庭的增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留存至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诸侯争霸导致王室衰微,分封宗法制衰落,有助于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国变法改变了原有的贵族等级序列,新兴地主阶级壮大,促进大家族解体小家庭增多,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2015·广东揭阳一模·13)13.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由此可见(  )——精耕细作 【解析】孟子和荀子的话,并非描述统治者重农抑商,故A项错误;题干先提出观点:人工施肥在战国受重视,接着引用孟子、荀子的话来证明观点,孟子说,歉收之年,是因为施肥不够,荀子说,开垦荒地,锄草播种,多施肥,是农夫的本职工作,可见,战国的农业生产非常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时期,故C项错误;题目未涉及农民的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广东高三联考·)(  )——精耕细作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的地位,不能体现“重农”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体现“靠天吃饭”的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应当按时进行农业生产,不能体现“不误农时”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是指通过深耕细作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是指增加肥力的土地产量更高,这些都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围,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15·广东汕头一模·12)12.《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  )——井田制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法制崩溃,故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天上下雨,先下到公田里,然后再往私田里下 7.(2015·广东韶关一模·12)12.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 8.(201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2)2.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  )——井田制 【解析】由于史料证据匮乏和多元史观的出现,史学界对井田制的解读众说纷纭,故A项正确;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故B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百家争鸣,故C项错误;西周井田制下的土地禁止买卖,故D项错误。 【答案】A 9.(201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4)4.(  )——小农经济 【解析】题目中的“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描述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场景,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均田制的局限性和唐朝工商业的落后,故A、C、D项错误。 【答案】B 10.(2015·广东肇庆一模·14)1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