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编制依据
1、606#、609#及商铺楼施工图纸。
2、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3、确保结构部分各分部、分项工程达到市优质工程的评定标准。
二、施工组织
1、总体安排
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质量通病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将一切质量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2、质量控制体系
组长:陈永启
副组长:金波
组员:陈龙、谌磊
三、施工方法
(1)、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方法
柱
问题:
截面尺寸不准、柱身扭曲、柱阳角漏浆、梁柱接头不平整、柱根部漏浆吊坎。
防止方法:
对于柱截面尺寸不准:支模前严格按施工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柱模的加工应弹出轴线,使轴线两侧尺寸与设计尺寸相符;柱模底口尺寸内控用铁钉固定或在柱筋上焊钢筋桩固定,外控用2*3木方或100MM宽的小夹板条沿柱模的外边缘夹紧,用钢钉与楼面砼紧锁;柱模上口在架设梁底板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对角线尺寸确保柱头方正。
对于柱身扭曲变形:(1)本工程的异型柱,如 850×300mm的L形柱子及其它部位的大截面柱子,柱子下部设置5道双向Ф14@450(宽度方向)*600(高度方向),以上部分对拉螺杆为双向Ф14@450(宽度方向)*800(高度方向),柱子两侧采用钢管紧固;500×500mm,450*450 mm的柱子每边与多层板相连的侧龙骨(5*10木方)不能少于3根;400×400mm及其以下的小截面柱子,原则上每边的侧龙骨(5*10木方)为两根,对于周转后有变形的多层板, 每边与多层板相连的侧龙骨(5*10木方),不能少于3根。(2)柱身的加固第一道柱箍距地面200MM设置,往上400MM连设三道,再往上每600MM设置一道。(3)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必须在柱子校正垂直,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后再进行梁底板的铺设。
对于柱阳角漏浆:柱模裁口处加刷封口漆;柱模接触部位粘贴密封条;18MM厚多层板外的侧龙骨(5*10木方)与多层板相接触的一面必须抛光,使结合紧密。
对于梁柱接头不平整:柱侧模伸至现浇板底;梁底板下料准确,切不可伸入柱内或短于柱边;梁柱接口处用双面胶带连接。
对于柱根部漏浆吊坎:安装上层柱模前必须先在下层柱四周粘贴海绵条;厨房、卫生间、阳台部位的柱是吊坎比较严重的部位,对于该部位在制梁吊模时一定要确保柱位尺寸准确,柱头加固到位。
梁
问题:
梁身不平直、梁侧面鼓出或凹进、梁底不平,标高不准确,底中部下沉、梁上口尺寸偏大或偏小、梁上下口漏降胀模。
防止方法:
对于梁身不平直、梁侧面鼓出或凹进:梁模外侧龙骨(5*10 木方)应平直且一面抛光,侧龙骨间距不应大于250MM(对于周转后有严重变形的多层板面侧龙骨间距还应适当减小);梁侧模接头部位必须加压木方和粘贴海绵条;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
对于梁上口尺寸偏大或偏小、梁上下口漏降胀模:梁底板侧模处用@500MM的刀卡或18#铁丝固定,上口用间距不大于1000㎜比梁宽小2MM的φ12钢筋固定;模板与模板相接触的部位粘贴密封条。
对于梁底不平,标高不准确、底中部下沉:梁底模及支撑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梁底支撑间距不应大于500㎜,支撑应拉横杆,不少于2道,支撑下面应垫有通长木板与地面应有良好接触面,防止支撑下沉,支撑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梁底标高必须按指定的标高点往上拉尺控制,切不可图简便根据楼面及柱模高度确定;跨度≥4米的梁底按千分之1.5起拱。
对于厨房、阳台、卫生间部位的吊模必须按框架梁的操作程序安装,板底的撑脚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拿掉,且将此处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该部位渗水。
3、现浇板
问题:
板与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