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N编 元代文学概说 主讲:项裕荣 意见或反馈:woxiangyurong@ 一、元代的社会与文学 朝代长短与历史变迁:1234、1276、1368 疆域的辽阔、江南的财赋、人口的迁移,交通的发达,民族的杂居。 政治之压迫(民族、等级) 文化沟通(饮食起居、宗教、礼仪、艺术见教材) 经济——都市繁荣 思想文化(三教境况、理学无用、儒生沦陷) 二、叙事文学的兴盛 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勾栏、瓦肆与说唱 话本小说的兴盛 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说话”继续盛行,如《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 二、叙事文学的兴盛 戏剧的繁荣 剧本、作家、演员、题材 戏剧的演出和体制 《庄家不识勾栏》 北方戏剧圈 东平、汴梁、真定、平阳 南方戏剧圈 杭州、温州、泉州、扬州等 《元曲选》与《元曲选外编》 中华书局 臧懋循 隋树森 庄家不识勾栏 見吊個花碌碌紙榜,不似那答兒鬧穰穰人多。 見一個人手撐著椽做門,高聲叫請!請!道遲來的滿了無處停坐。 要了二百錢放過咱。入得門上個木坡,見層層疊疊團圞坐。抬頭看是個鐘樓模樣,往下覷卻是人旋窩。見幾個婦女向台兒上坐,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地擂鼓篩鑼。 三、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自然”与显畅 自然:王国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显畅:淋漓尽致、饱满酣畅的风格。 从 “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到尚“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狂歌闹舞的嗜好。 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 (一)、先秦歌舞和巫优表演 ——中国戏曲的萌芽状态 原始歌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巫优表演为表演艺术的起点 优孟衣冠 孙叔敖 宗教祭祀为戏剧产生的土壤 (二)、汉魏角抵戏 1、百戏——鱼龙烂漫、俳优侏儒、拔井种瓜,杀马剥驴、舞刀弄棒、吐云喷火每以正月望夜……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淫谩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2、角抵戏——东海人黄公(葛洪《西京杂记》 蚩尤说 战国争战说 战国角抵图铜牌饰 (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土) (二)隋唐歌舞戏和滑稽戏 1、歌舞剧——踏谣娘——“北齐有人,姓苏,疱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 2、滑稽剧——参军弄(参军戏弄苍鹘,即席表演) (四)宋金杂剧与古南戏 l、宋杂剧——散乐“唯以杂剧为正色。” 2、金院本——行院各类表演项目的总名。 3、古南戏——又名永嘉杂剧等,产生于北南宋之交。故中国戏剧的成熟不晚于宋。 关于戏曲起源和形成的各家学说 1、古俳、优说(王国维) 2、受印度梵剧影响而形成。 3、源于傀儡戏、影戏。孙楷第《傀儡戏考原》 第二节 元杂剧的兴起和体制特征 一、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1、剧本结构:一般由四折 外加一楔子剧本包括曲词、宾白、科 题目正名 2、脚色:分旦、末、净、杂四大类。 3、音乐体制 宫调 曲牌 二、元杂剧体制特征的历史渊源 1、戏剧传统的继承发展。 2、说唱文学的影响。 A、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讲唱 B、说话艺术的影响(形式内容) 3、传统诗歌的流变 三、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1、政治民族压迫 残杀掳掠 吏治之坏 滥官污吏 民族交流 2、 经济“畸形繁荣”说 3、思想文化朱元璋分析元朝灭亡原因时指出:“耽于逸乐,循至灭亡,其失在于纵驰”(《典故纪闻》卷二)科举时行时辍。“九儒十丐”,文人的生存艰难——书会才人。 第三节 元杂剧的创作概况 一、元杂剧的分期 二、元杂剧的流派:本色派 文采派 三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 1、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2、神仙道化剧——悟道飞升、度脱剧。《黄粱梦》3、公案剧 清官伸张正义 包公戏10种《鲁斋郎》《陈州粜米》等 4、 水浒剧《李逵负荆》《燕青博鱼》等5、历史剧(约占四分之一)继承宋代“讲史”“大抵多虚少实”“大抵真假参半”的传统。反映时代精神作家思想情感。五大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高文秀)7、神话剧《柳毅传书》(尚仲贤)《张生煮海》(李好古) 参考书目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 李修生《元杂剧史》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 宁宗一、陆林《元杂剧研究概述》 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