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继续教育统计术语讲解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的数据,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统计资料像蜗牛慢爬,亲身感受如火箭冲天”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体会,许多人戏称房价“被拉低”,更有甚者不无讥讽地质疑:“是不是小数点打错了?”。真相到底如何?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例如:一个项目10月份新开盘12、13号楼,选择发生销售的12号楼802作为本月样本房屋,实际销售单价为每平方米17000元,选择上月成交的11号楼802作为上月样本房屋,实际售价销售价格为平方米12000元,12号楼的位置明显好于11号楼。在统计调查中,需剔除由于地理位置差别造成的价格影响,但对于 购房者而言,一个月的涨价幅度就是5000元。在诸如此类的例子中,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肯定低于人们的直观感受。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房价同比上涨指的是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所谓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房地产商品价格水平总体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相对数,是通过百分数的形式来反映房价在不同时期的涨跌幅度。包括了商品房、公有房屋、私有房屋各大类房屋的销售价格变动 情况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2011年,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房地产价格统计报表制度? 新建住宅的数据来源将不再用开发商报价,而是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房屋中介公司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 根据新的统计方案,调查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不含拉萨市)、计划单列市等35个大中城市,以及其他35个选中城市。调查范围为70个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 新建住宅含保障性住房;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 扑朔迷离的房价背后 “被动的”工资 “被动的”工资 在《中国信息报》进行的“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调查中,2009、2010连续两年,“平均工资”的关注度均排在首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工资”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数据的真实性被广泛质疑。国家统计局每次公布该指标数据,都会引来舆论诸如“劫贫济富”、“真实的谎言”之类的一片声讨。其实,如果了解了“平均工资”的内涵及平均数的特征等,那种工资“被增长”或“被平均掉了”的感觉,也许就不会如此强烈了。 “被动的”工资 “被平均”的情况确实也存在。统计专家指出,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有的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对占全部就业人员41.2%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而言,其年平均工资远低于金融业,也比总体平均水平低。即便在同一行业、同一单位,高管的收入可能是基层员工的若干倍。 “被动的”工资 1.统计对象。我国目前的工资统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由于当时经济成分单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只统计城镇全民单位和集体单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经济成分单位的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对工资统计制度进行了不断改进,逐步增加了对内资和外资等其他经济成分单位的统计,2009年,又将私营单位纳入工资统计调查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范围,使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受私营单位新增、倒闭、转产等变化频繁,以及管理不规范,统计基础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等现实因素的影响,统计调查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个体经济单位雇工的工资仍未纳入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不全,因此,目前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并不能真正反映全社会法人单位工资的平均水平。 2012年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全国共调查84万家单位,约占全国604万家私营单位的13.9%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148万家,就业人员1.52亿人。 “被动的”工资 2.平均数。平均数的最灿烂之处,就在于它高度浓缩了数据的精华,将一堆十分零乱的观测数据转变为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值,便问题清晰明了起来。但同时,平均数在高度概括观测数据从而使问题简单化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最大的弱点就是掩盖了统计对象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个别极端值反应灵敏,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就平均工资而言,它是一个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总体水平,由于各单位所属行业、所在区域、经济效益以及个人的具体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个体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实际情况往往是高收入人员较少,中低收入者比例较大。但正是少数人的过高收入,将平均工资水平拉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