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
????? DB??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
Tea fertility specification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
????? - - 发布
- - 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2.1 芽体分化 1
2.2 萌芽 1
2.3 鱼叶展开期 1
2.4 一芽一叶 1
2.5 一芽二叶 1
2.6 一芽三叶 1
2.7 一芽四叶 1
2.8 花芽形成 1
2.9 现蕾期 1
2.10 开花期 2
2.11 果实成熟期 2
2.12 种子采摘期 2
2.13 年终休止期 2
2.14 发育轮次 2
3 茶树生育期观测 2
3.1 发育期观测规定 2
3.2 芽梢生长高度测定 2
3.3 芽梢密度测定 2
3.4 鲜叶百芽重测定 3
3.5 茶树树高的测定 3
3.6 茶树树幅的测定 3
4 茶园自然灾害的观测与调查 3
4.1 天气灾害 3
4.1.1 观测时间 3
4.1.2 观测地点 3
4.2 病虫害 3
4.2.1 茶树受害症状 3
4.2.2 受害植株分级标准 3
4.2.3 枝叶受害程度评定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7
附录D(资料性附录) 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9
附录F(资料性附录) 10
附录G(资料性附录) 11
附录H(资料性附录) 12
附录I(资料性附录) 13
附录J(资料性附录) 14
茶树生育状况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树生育期,观测方法,观测簿记载。
本标准适用于茶树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文件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芽体分化
芽体膨大,鳞片分离,芽尖吐露。
萌芽
腋芽或顶芽尖端呈现淡红色,体积明显膨大、伸长,外层鳞片渐次开裂或脱落。芽尖端露出带有白色茸毛的鱼叶芽体
鱼叶展开期
鱼叶(不完全叶,俗称胎叶、奶叶)平展或与发育芽体分离成一定角度。
一芽一叶
第一真叶平展或与发育芽分离成一定角度。
一芽二叶
第二真叶平展或与发育芽分离成一定角度。
一芽三叶
第三真叶平展或与发育芽分离成一定角度。
一芽四叶
第四真叶平展或与发育芽分离成一定角度。
其余类推。
花芽形成
任一叶腋芽侧基部出现带细柄的花芽体。
现蕾期
任一叶芽侧基部出现带萼片的绿色花蕾,花柄长约3毫米。
开花期
花瓣完全展开。
果实成熟期
目测有半数以上的果实出现微小裂缝,种壳硬脆呈棕褐色,籽粒包满呈乳白色。
种子采摘期
茶园实际采摘种子的日期。
年终休止期
秋后有80%的茶芽形成驻芽。
发育轮次
茶树芽梢轮性生长的阶段过程即为发育轮次。
茶树生育期观测
发育期观测规定
根据观测品种的分布情况,选择能代表茶园地形、地势及茶树长势的4个小区进行观测。在每个观测小区选定1平方米的茶蓬,于每轮茶芽梢萌发前,任意选定有代表性的25芽定芽挂牌作为观测对象。当进入发育期的芽数≥10%记为始期,≥50%记为普遍期。≥80%记为末期。
发育期两天观测一次,旬末应进行巡视观测。观测记录记入附录C、花果发育期观测记录记入附录G。
表1 茶树生育状况观测一览表
观测项目 观测时间或内容 轮次 1、2、3、4、5…… 发育期 芽梢发育期 芽体分化、萌芽、鱼叶展开、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驻芽、采摘 花果发育期 花芽形成、现蕾期、开花期、果实成熟、种子采摘 芽梢生长状况 芽梢生长高度 鱼叶展开、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叶驻芽、二叶驻芽…… 芽梢密度 一芽二叶普遍期 鲜叶百芽重 一芽二叶普遍期 茶树树高、树幅 春、夏、秋茶开采前、封园停采。修剪、台刈、茶蓬定型 芽梢生长高度测定
自鱼叶展开期起至采摘期止,每个发育盛期测定一次,各次测定芽梢可以不固定。测定时,任选有代表性的同龄芽梢10芽,自芽梢生长基点垂直量至芽体尖端,单位为厘米,取小数一位。观测记录记入附录D。
芽梢密度测定
在观测小区的任一植株上,用篾片或铁丝制成的内面积为900平方厘米的方框,固定在有代表性的茶蓬采摘面上。每一轮于一芽二叶盛期测定一次。测定时,数框内所有鱼叶展开期以上的新梢数(包括测定前已采摘的芽梢数),以芽数记载。观测记录记入附录E。
鲜叶百芽重测定
在观测区内分别选采有代表性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叶驻芽和二叶驻芽期的芽梢各100芽共400芽,分别称取鲜重,求平均百芽重,单位为克,取小数一位。观测记录记入附录F。
若观测小区内某一类芽叶不足100芽,可在小区附近茶树上选采补足,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茶树树高的测定
在观测小区附近任选有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