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3 组合信用风险计量 (4)压力测试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 (5)压力测试的弊与利功能: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4 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1、主要用来计量国家风险 2、指各国直接或间接影响债务人履行其对外偿付义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测量与排名 3、涉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多方面的问题 4、通常由专业评级机构或商业银行的专门人员来完成 5、主权评级模型的的发展(了解) A、坎托和帕克 CP模型——比较通用 a.测量出主权风险评级中作为决定因素的8个变量 人均收入、GDP增长、通货膨胀、财政平衡、外部平衡、外债、经济发展指标、违约史指标 b.评级方程: SRi=a+b1Yi+b2GDPi+b3Infli+b4FBi+b5EBi+b6Edi+b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4 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B、朱特勒和麦卡锡 在上面的模型中增加了5个变量: a.利差变量 b.金融部门潜在问题资产占GDP的百分比 c.金融系统因政府而产生的或有负债与GDP之比 d.私人部门信贷增长的变化率 e.实际汇率变量 C、亨得利 新兴市场国家的评分方程 SRi=a+b1Infli+b2EcDi+b3DHi+b4IRDi+b5RERi+ei 可见,原PC模型的8个变量仅保留3个,5个新增变量有2个被引入 IRDi——国家i对美国的利差 RERi——国家i实际汇率的高估或低估 主权评级比银行、公司评级都要困难,主要因为: A、国际信贷的规模比起国内公司、银行的规模都要小的多 B、样本和数据过少而产生不确定性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掌握) 1、信用风险评级的分类 A、外部评级 专业评级机构对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的整体评估 主要依靠专家定性分析 评级对象:政府或大企业 B、内部评级 根据内部数据和标准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债项的交易风险进行评价,并据以估计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作为信用评级和分类管理的标准 主要依靠定量分析 评级对象:中小企业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2、评级方法 (1)标准法 A、基于商业银行资产的外部评级结果,以标准化方式计量信用风险 B、信用风险计量框架: a.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对主权国家的债权、对一般商业银行的债权、 对公司的债权、包括在监管零售资产中的债权、以居民房产抵押的债权、表外债权等 b.非零售类信贷资产(主权、商业银行、公司的债权)——根据债务人的外部评级结果分别确定权重 零售类资产——根据是否有居民房产抵押分别给予75%、35%的权重 表外信贷资产——采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换为信用风险暴露 c.允许商业银行通过抵押、担保、信用衍生工具等手段进行信用风险缓释 C、优点:提高了信贷资产的风险敏感性 D、缺点:过分依赖外部评级,缺乏敏感性,也没有考虑到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2、评级方法 (2)内部评级法 需要预测的信用风险因素: 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 违约风险暴露 期限 ①公司、主权及商业银行暴露 A、非违约风险暴露 B、违约风险暴露 ②零售暴露 A、其公式在两方面不同: 资产相关性假设;无限期调整 B、零售暴露的资产相关性假设: a.住房抵押贷款的R为0.15; b.合格循环零售贷款的R为0.04; c.其他零售风险暴露R=0.03*(1—EXP(—35*PD))/(1—EXP(—35))+0.16*[1—(1—EXP(—35*PD))/(1—EXP(—35))]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2、评级方法 ③内部评级法的分类 A、初级法 要求商业银行运用自身客户评级估计每一等级客户违约概率,其他风险要素采用监管当局的估计值 B、高级法 要求商业银行运用自身二维评级体系自行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期限 初级法和高级法的区分只适用于非零售暴露,对于零售暴露,只要商业银行决定实施内部评级法,就须自行估计PD和LGD 3.2 信用风险计量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2、评级方法 ④内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体系的区别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项目三 信用风险管理 3.1 信用风险识别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