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创新2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创新 对吉利的影响 目录 一、吉利简介 二、吉利发展概况 二、吉利发展概况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三、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四、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创新对吉利的影响 二、吉利发展概况 Page ? *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专业交流 模板超市 设计服务 本作品的提供是以适用知识共享组织的公共许可( 简称“CCPL” 或 “许可”) 条款为前提的。本作品受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保护。对本作品的使用不得超越本许可授权的范围。 如您行使本许可授予的使用本作品的权利,就表明您接受并同意遵守本许可的条款。在您接受这些条款和规定的前提下,许可人授予您本许可所包括的权利。 查看全部… NordriDesign?中国专业PowerPoint媒体设计与开发 吉利简介 吉利发展概况 吉利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创新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创新对吉利的影响 公司口号 让世界充满吉利! 董事长 李书福 旗下品牌 帝豪、全球鹰、 英伦 品牌文化 总部地点 浙江杭州 成立时间 1997年 经营范围 汽车制造 基本情况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领域。现资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连续十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连续八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1、1997年,吉利集团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六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2、2007年5月,吉利实施战略转型,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从成本竞争向品质竞争和全面领先竞争转型。 3、上演蛇吞象的故事。出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 4、吉利高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入围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 2012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以总营业收入179.85亿欧元(约1500亿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唯一入围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来自是中国整体汽车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但更主要的是取决李书福独特的市场战略。 5、吉利品牌整合三合一。 吉利汽车副总裁兼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在4月18日的发布会现场表示,未来将把目前的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子品牌合并为统一的吉利品牌,逐步完善产品谱系,同时营销渠道也将做出整合。 1、1997年,全面启动供应链体系变革 2、2007年,形成了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吉利供应链竞合模式! 3、打造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标志性事件: (1)吉利集团、浙江利民公司与韩国大义集团在上海签约,中外三方合作正式达成协议。 (2)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在北京与吉利集团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3)实施供应商快速准入制。 (4)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4、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平台。 (1)自筹资金开发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 (2) P—SCM系统。 (3) ERP系统和MES系统 (4) SAP和SCM系统 (1)P—SCM系统,建立准时化物料供给体系,实现了拉动式的生产,优化了采购供应链。 (2)结合MES系统,稳步发展吉利金刚ERP,实现拉动式生产。 通过ERP系统,将生产线的拉动生产指令直接传递到物流仓库,物流仓库通过SCM系统将物料需求信息传递到各供应商,形成电子拉动供应商的生产,达到准时化供货体系,进而形成采购供应链管理。MES系统定时发送线边物料消耗到ERP,以便进行财务结算。 (3)SAP和SCM系统。 将SAP中的物料需求计划、库存信息通过SCM系统与供应商共享,便于供应商安排计划、减少浪费。 1、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采购成本的降低上。通过应用该系统,每年为集团节省采购成本在650万以上。通过使用该系统,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力推动了行业内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社会效益。通过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平台和相关信息系统的结合,在供应链上比较好地实现了精益生产和准时化供货,对于车车身、发动机、变速箱等自制关键总成,实现了“一个流”的生产,从而最大程度控制了在制品库存;实现了供应商日供货,从而大大降低了供应链上的零部件库存,提高了供应链应对需求变化的弹性。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