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系统(三)要点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的不同角度 电视台是从电视业务的角度来谈数字电视 交互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媒体资产管理 电视机厂家从接收机的角度来谈数字电视 背投前投 中等清晰度高清晰度 延时播放 硬盘纪录 有线电视从传输系统概念来谈数字电视 有线上网 视频点播 三网融合。 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卫星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 首先在卫星和有线 启动中国数字电视 广播电视系统的不同各部分 节目制作部分 音频视频信号压缩部分 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复用(注) 信道编码(注) 传输(注) 接收 注:该部分没有标清和高清的区别 不同各部分不同的过渡 节目制作,码率压缩有标清和高清之分  要分步过渡 复用,信道编码,传输发射无标清和高清之分,数字传输系统一步过渡 接收有标清和高清之分,要分步过渡,先用较低清晰度的接收机同时收标清和高清在用水平清晰度为800线左右的接收机,再过渡到真正的高清晰度电视机  地面数字电视紧锣密鼓 85攻关广科院联合各大专院校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模拟作了大量工作,确定分两步走的战略路线并设计了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初步方案。 第一步由总体组完成高清晰度电视的功能样机,第二步启动接收机和芯片工业。 第三个阶段广科院和总体组分别用两种不同的传输制式对国庆50周年庆典进行了现场转播,标志了中国高清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清华大学在美国Legend Silicon公司方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经修改的COFDM的方案,但尚未经过开路试验。成电最近也提出一种方案 地面数字电视紧锣密鼓 总局发布征求地面数字广播方案公告,截止日期为4月底。2001年9月30开始测试 。 到2002年4月底测试全部结束,结论是没有任何一个系统有比其他系统好得多的性能。 组织新的攻关组,综合各方面优点研制一个新的系统。 估计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中国的高清环境 目前启动高清晰度电视与启动黑白和彩色电视时不同 建立黑白和彩色电视时只有地面广播一种形式,而目前卫星和有线数字传输标准已基本建立 建立黑白和彩色电视时,电视机要由国外进口而目前高清电视机已出口美国 使用卫星和有线启动数字电视更经济有效,不需要额外的投资 中国的有线和地面数字广播 高清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开始,恰恰是有线电视覆盖的人群 中国大城市居民非单门独院,屏蔽或背向发射台很难使用室内天线 大城市电视的主要接收方式是有线,有线传输高清很方便,很难要求用户再另外使用室内天线 美国地面电视主要用于本地节目,与卫星和有线是竞争关系 中国开始播出的高清节目不是本地节目而是中央电视台综合地方节目 过渡政策 地面过渡期美国要十年,我国要多长? 卫星广播没有过渡期,美国在前年开通卫星高清广播,日本在2001年初开通10套数字卫星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而日本地面数字广播要从2003年开始。 有线电视干线网已能传输数字高清,分配网也已可传输数字高清 过渡政策 系统一步到位,包括高清传输能力。 卫星、有线和地面均衡发展,以卫星有线促地面,如HDTV影院。 机顶盒分几步走,标清,加交互、加双向,加高清。 接收机分机步走,模拟加机顶盒,低清晰度16/9,中等清晰度16/9(800*600),高清晰度16/9。 广播界和工业界共同培育我国接收机市场广播界和工业界共同培育我国接收机市场。 数字和模拟系统的不同 节目制作、传输和接收的一体性 增加传输和接收所需信息:元数据、打包、复用、业务信息、EPG等。 高清、标清、网上广播业务的统一性 一次制作多种格式:高清、标清、互联网、光盘。 多种业务的统一推广 高清、标清、互联网、电影、光盘、数据。 统一的服务与支撑 节目提供、传输、本地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统一的结算服务:利益的合理分配。 DVB SI 业务信息(SI) 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自动调谐 在EPG选择节目后,根据NIT,PAT 和 PMT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自动调谐 节目定位 在 EPG选定一个事件后,通过与所选TS流有关的 PAT和PMT对相应的节目码流进行定位 EPG (Electronic Programme Guide)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CA (Conditional Access) DVB SI 性能 所有数据由一组“表”组成 基本数据结构使用 “固定格式” ,而选项或可变长度数据用描述子(类似于PSI) 数据传输更有效 在保持兼容的条件下可扩展 支持 “私自”的扩展 能提供标准的EPG数据流 “形象和感觉”由接收机的软件决定 软件可以是常驻的或可以下载 DVB SI 的作用 DVB将附加数据加到MPEG的PSI的上面,以便得到自动调谐和用户信息选择的环境。 数据结构定义为一组表 SI数据提供的信息用作: 自动找到相应的TS流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