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北大门宿州市教程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的北大门宿州市(民国至20世纪末时期旧称宿县),位于黄淮平原南端,与苏、鲁、豫3省11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设宿州,此后一直是历代州府治所。1998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宿州市。1999年春,撤地建市,设立省辖宿州市,现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和埇桥区四县一区,27个乡72镇和11个街道办事处,2626个行政村,124个居委会,耕地面积773万亩,总人口604.52万人(2006年),总面积9786平方公里。原称宿县地区行署,现为国家地级市。市辖区——埇桥区,原名墉桥区。砀山县在宿州市最北部、也是安徽省最北部。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据《元和郡县志》:宿州“取古宿国为名”。公元809年晚唐时期置宿州,这个建制和名称一直使用到清朝。在1911年开始的中华民国时期至1999年间使用宿县的建制和名称。 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秦汉时,已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隋开“通济渠”遂成为“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军事重镇。秦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决战均发生于此。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双堆集大决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粟裕都曾在此战斗过。 沧桑历史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宿州市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孔子弟子闵子骞,“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后梁皇帝朱温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等均是宿州人。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就是青年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吟成。 当代宿州英才辈出,声名卓著者有雕塑大师刘开渠、书画家王子云、萧龙士、卓然、李百忍、尉天池、梅纯一,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杨在葆、刘世龙等。萧县是著名“国画之乡”,埇桥区被誉为“书法之乡”、“杂技之乡”。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1917-1921年间生活在宿县(当时名称是宿县),她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小说《大地》的素材。此后的几十年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当日宿县郊外贫穷的黄土地。在民国期间,南京作为中国的中心的年代,这里是距离南京最近的北方地区,于是,美国基督教会希望向贫穷的北方中国传播教义的首选之地,就是宿县,他们以农业、医疗、教育的方式配合教堂的工作,在宿县很快建立了能够与由来已久的天主教抗衡的力量。现在市立医院(当日名称是民爱医院)中存有一栋教会建的洋房,赛珍珠应当来过,现在辟为赛珍珠纪念馆(2006)。 方言·风俗 [编辑本段] 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宿州-徐州片区,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她在作品里面称呼宿县为“南徐州”,是因为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州和徐州几乎一样,所以宿县人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1911年民国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许县”(宿县)。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米饭。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 大年三十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就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 交通·通讯 [编辑本段] 宿州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新汴河水道入洪泽湖抵长江入海;国道104、206、310、311线以及合徐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也将从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