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汽车舒适性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2.1汽车的空气调节性能 汽车空气调节是指对车内空气质 量进行调节,即不管车外的天气情况如何,将车内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都保持在一定的舒适范围内。 1.人体对温度的感觉 人体在不断地产生和散发热量,当两者取得平衡而维持体温36~C时人就会感到舒适 。 人体对温度的感觉主要受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三项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一定时,若降低空气湿度,会使皮肤表面的汗加快蒸发,人便感觉到凉快。增大风速也有同样的效果。在1m/s的风速下,人会感觉比无风状态温度下降约1℃,若风速达到3m/s,会觉得温度下降约3℃。 2.舒适的温度范围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随其工作内容、体质状况、性别、年龄和衣着等方面变化,还要受 季节、昼夜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综合这些因素,冬季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6℃~20℃,湿度为55%~70%;夏季温度范围为19℃~23℃,湿度60%~75%。 3.对空气清洁度要求 车厢内空气的洁净程度对舒适性要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车厢内乘员所拥有的空间有限,人所吸人的氧气80%变成二氧化碳排出,另外人体散发出的气味,燃油蒸汽、汽车废气、道路尘埃的渗入等,都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恶化,影响乘员健康。对车内空气清洁度的指标是按照车厢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评定的,一般允许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5%,最好控制在0.1%以下。 4.空气调节 三大功能: ■换气 ■调节温度和湿度 ■净化空气 构成 : ■通风装置 ■暖气装置 ■冷气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 6.2.2 汽车的居住性 汽车的居住性主要是指合理分配车内空间,布置适应各种人体特征的要求,使驾驶员和乘员经过长时间行驶而不感到疲劳。 1.乘员的居住性 要使乘员长时间乘坐而不感到疲劳,就必须给乘员提供能够随意选择乘坐姿势的宽敞车内空间和舒适可靠的座椅。 2.驾驶员的居住性 (1)各类操纵机构布置应合理,便于操作; (2)各类操纵机构的操作力要适度; (3)驾驶员座椅高度、前后位置能适度调整,以便使驾驶员能获得与各操纵机构相协调的位置和舒适的坐姿; (4)良好的视野,以便于获取道路状况、各种信号标志和周围汽车情况等必需的外部信息; (5)易于辨认的仪表和警示灯等,以便及时获取汽车各装置工作状况和行驶状况的信息等。 * 第6章 汽车舒适性 定义:汽车舒适性是指为乘员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环境和方便安全的操作条件的性能。 包括:汽车平顺性、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汽车乘坐环境及驾驶操作性能等。 汽车平顺性就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震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是指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浓度实现控制调节,使车室内空气经常保持使乘员舒适状态的性能。 汽车乘坐环境及驾驶操作性能是指乘坐空间大小、座椅及操纵件的布置、车内装饰、仪表信号设备的易辨认性等。 6.1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平顺性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行驶平顺性既是决定汽车舒适性最主要的方面,它本身也是评价汽车性能的主要指标。 6.1.1 汽车震动及其传递途径 影响因素: ■行驶路面的凹凸不平 ■高速旋转的轮胎和传动轴 ■发动机的转矩变化 图6.1 汽车震动系统方框图 行驶平顺性问题可以用下图方框图来分析 上述诸多“信号”不断地“输入”行驶中的汽车,而汽车又可以看作是由轮胎、悬架、座垫等弹性、阻尼元件和悬架质量及非悬架质量构成的“震动系统”。各种“输入”信号沿不同的路径传至乘员人体,其主要传递路径如图6.2所示。 图6.2 汽车行驶震动传递路径不意图 作为系统的“输出”,是人体或货物受到的震动,其中最重要的是震动的频率和震动加速度。任何一个“震动系统”均有一个“固有频率”,当外界激振频率接近或等于“固有频率”时,将出现“共振”现象,产生剧烈的震动,这既要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也要影响行驶平顺性。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械震动系统,人体对震动的反应既与震动频率及强度、震动作用方向和暴露时间有关,也与乘员的心理、生理状态有关。 通过大量的震动试验表明,人体对不同方向的震动存在差异,对上下震动忍耐性最强,其次是前后震动,对左右震动最敏感。人体上下震动的共振点大约在4Hz~8Hz,水平震动的共振点大约在1Hz~2Hz。如果在共振点上加振,人的抗振能力会严重下降,氧气消耗量剧增,能量代谢加快。 研究汽车行驶平顺性实际上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避免汽车这个“震动系统”的“共振”现象;二是使“震动系统”输出的震动频率避开人体敏感的范围,震动加速度不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强度。 6.1.2 行驶平顺性的评价 目前对行驶平顺性的评价仍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