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4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教师版).docVIP

必修二专题4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专题4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教师版)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0分) 1.2.3.4.5.香港歌星张明敏以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汀南北,歌中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国 A.鸦片战争前后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 C.辛亥革命前后D.五四运动前后 6.(2010年湖南会考1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A.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 B.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 C.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 D.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 7.8.9.(2008年天津会考 题)当今社会生活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10.11.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12.(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13.14.(2008年天津会考 题)最早阐发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D.《昭文新报》15.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废止缠足 B.断发易服C.新式婚礼 D.废止跪拜 16.17.18.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19.20.21.22.23. A.乘飞机旅行 B.打电话拜年 C.上网聊天 D.收听广播 24.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25.黄遵宪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26.27.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骑自行车看风景 28.(2008年天津会考 题)民国时期《申报》有如下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变革婚俗29.30.31.32.33.34.35.36.37.(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题)假如你生活在近代,你可能体验到的是 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④可以在《申报》上登广告 A.①②③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8.39.40.41.42.43.44.45.46.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2分) 47.研究性试题(4分)(本题共2小题,第l小题为必答题;第2小题为选答题,任选 其一作答,多答不加分)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 收入增长率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由343元增加到l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34元增加到4140 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l400多。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 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衣食住行用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示时代特有的精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