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技术导论之一绪论1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均可基于一种通用可编程硬件平台,工作频段、编解码方式、调制解调方式、加密解密算法、多址方式等均可编程,通过注入不同的软件,形成不同标准的软件无线电终端或基站。这样的无线电台既可以与现有的其他无线电台进行通信,还能在不同的无线电系统之间起到“无线电网关”的作用,保证各种无线通信业务的无缝集成。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传统的硬件无线电接收机 RF处理 OSC OSC IF滤波 基带处理 用户接口 宽带射频前端 高速A/D和D/A 高速DSP 用户接口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标准软件无线电台的结构: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可编程性 模块化结构 可重构性 分层性 开放性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的开放式结构: 宽 带 射 频板 存 储 器 板 并行DSP板 高速A/DD/A板 VME 主机板 用 户 接 口 板 音频 视频 传真 数据 VME总线 多路耦合器 高速数据总线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移动台和基站 为3G的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手机与基站提供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的结构 智能天线 空间特征矢量(如DOA)的获得、每个射频通道权重的计算和天线波束赋形等 各种信号处理软件算法的实现 包括各类无线信令规则与处理、信号流变换、调制解调、加密解密、信道编码、信源编码等软件算法 SDR在3G中的应用: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宽带射频前端和模块化技术 高速A/D、D/A技术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多信道数据交换技术 系统软件设计技术 嵌入式开放系统控制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软件无线电 Thanks! 课件地址:wireless14@126.com 密码:wireless 每周推荐 苹果计算机公司CEO Steve Jobs 史蒂夫·乔布斯2005.6.12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面的演讲。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VHF是 甚高频 爱迪生效应:是托马斯·爱迪生1883年5月13日发现的,但却要从1877年说起。这一年爱迪生发明碳丝电灯之后,应用不久即出现了寿命太短的问题:因为碳丝难耐电火高温,使用不久即告“蒸发”,灯泡的寿命也完结了。爱迪生千方百计设法改进,1883年他忽发奇想: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也许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稀奇现象,即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铜线与碳丝并不联接,哪里来的电流?难道电流会在真空中飞渡不成?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加热碳丝后会有热电子从碳丝里发射出来,然后被阳极电极收集成而形成电流。 * 美国WCDMA 欧洲CDMA2000 中国TDS-CDMA 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 * 无绳电话是“小灵通”的前身。 * 1.原计划24颗卫星分布 2修改后18颗卫星分布 3最后工作24颗卫星 4 GPS接收装置 * * 民用软件无线电,军用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 * * 时分多址(TDMA)技术 含义: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时隙 用户识别:时隙 特点: 以频率复用为基础,小区内以时隙区分用户 每个时隙传输一路数字信号,软件对时隙动态配置 系统要求严格的系统定时同步 对功控的要求不严 是时隙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TDD模式下,上下型信道信息可以共享 应用:GSM系统 Frequency Power Time FDMA/TDMA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 历史回顾:1995年,美国的高通公司(Qualcomm)提出了一种采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的数字蜂窝系统技术解决方案(IS-95 CDMA),目前已分别在中国香港、韩国、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用户反映良好。 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 用户的接入方式采用码分多址(CDMA) 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 抗多径衰落 可运用话音激活、分集接收等先进技术 码分多址(CDMA)技术 含义: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码型,频率/时间共享 用户识别:码型 特点: 每个基站只需一个射频系统 每个码传输一路数字信号 每个用户共享时间和频率 是一个多址干扰受限系统 需要严格的功率控制 需要定时同步 软容量、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