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课件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音的 _____.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 _____,频率低则音调 _____. 物理学中每秒内物体 _____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到20 000 Hz. 音调 音调: 超声波:人们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超 声波. 次声波:人们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振动 高低 高 低 13 14 15 16 音调:①俗称声音的“粗”“细”;②男高音、女高音;③声音越尖细,音调越高;④管乐器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⑤弦乐器的弦绷得越紧,音调越高;⑥打击乐器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变式题1 (2014湘潭)在一根饮料吸管上钻五个孔,嘴对着吸管吹气,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 A.振幅 响度 C.音色 D.音调 D 声音的 ____叫做响度.物理学中用 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 _____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 _____. 响度 响度: 影响人听 到声音响 度程度的 因素 (一)发声体发声时的 _____. (二)人距离发声体的 _____.距离 _____,听 到的声音越 ____;距离 _____,听到的声音就越 ___. 、 强弱 振幅 振幅 越大 响度 远近 越远 小 越近 大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响度:①俗称声音的“大“小”;②打击乐器时,用力越大,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调整收音机音量,响度改变;④减小声音的分散:如喊话时用喇叭,医生用的听诊器等,可以增大响度;⑤“声振林木”、“歌声嘹亮”、“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是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洪亮,说明响度比较大等 例(2014天津)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 速度 B 区别 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而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音色: 说明: 人们可以根据 ____,来区分不 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音色 结构 27 28 超声波应用:声呐、超声导盲仪、“B超”、超声探伤等.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 ____.回声测距 次声波应用: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可以产生次声波,人们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它们产 生的次声波,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声音可以传递 ____.如:超声 波除垢、超声波除结石等. 声与能量: 能量 信息 29 30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 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来源 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生的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31 32 乐音在实际生活中有可能是噪声,如:安静的图书馆里的歌声、半夜嘹亮的歌声、上课时教室外的鼓声等.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人们以 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的等级,符号是dB.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 作效率.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分贝 33 防止噪声的产生,在 ____处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 阻断噪声传播,在 ________中减弱.如: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 ____处减弱.如: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控制噪声 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34 35 36 变式题2(2014东营)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C 图片 命题点 命题内容 固体能 传声 手指轻敲课桌桌面,耳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