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 课时二 1、基础文言常识 2、分析作者情感变化过程,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1、复习导入。 2、以“痛—悲”的情感线索继续分析文言常识。正确把握作者的生死观。 3、本课难点除文言基础常识外,则为作者生死观的把握,在介绍魏晋士人生死观及其他文人相关生死感慨基础上,再去分析作者似悲实壮的观点,知人论世,使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也更能身处其境,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段,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取消句子独立性 俯仰之间 之于 通“晤”交谈 有的人 取舍 不一样 自得 高兴的样子 满足 他得到的已经疲倦 等到 过去 因此 自然 抱负 省略句、介后句 借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感 音节助词 喜爱某物时 厌倦该物时 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 面临死亡时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2)痛由何而来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 (所遇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 (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毋容抗拒 (终期于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 面对 悲伤 明白 本来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无根据 情趣 一个个 即使 这篇诗文 抒发感慨 原因 ……原因 (3)如何理解“悲” ①当时的东晋士大夫们持什么样的生死观?王羲之又是什么看法? ②作者悲什么?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 东晋士大夫:生死观:一死生,齐彭殇 原因: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士大夫的思想消极,选择出世入仙或逃避现实,他们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 更有许多人及时行乐、纵情声色。 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王羲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作者悲什么?先来看后世文人“其致一也”的诗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4月业务学习(多发伤的相关知识)分析报告.ppt
- 2015年5.1_企业的经营分析报告.ppt
- 2015年5月23日至24日周立《产业链金融与项目投融资》分析报告.ppt
- 2015年5月上海人力资源二级案例复习资料分析报告.ppt
- 2015年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分析报告.ppt
- 2015年p2p理财讲义参考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安全培训教材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资料分析报告.ppt
- 2015年财政与税收用分析报告.ppt
- 2015年超市综合模版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区域工作总结和计划-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一轮影响消费的因素市级观摩课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ess第8章_模块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英语外研版总复习必修四5(72张)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工程经济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企业与劳动者分析报告.ppt
- 2015年全球Top20预测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第5课企业与劳动者分析报告.ppt
- 201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3章第1节分析报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