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车载网络系统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8章 车载网络系统 8.1 车载网络系统的总线结构 一、发展过程 1、早期 同步串行传输 PWM NRZ编码 100kb/s 100kb/s 2、协议 SAE: 开发了J1850 通用和克莱斯勒: 用10.4kb/s可变脉 宽协议的相似版本,在单根线的 总线上通信。 福特:采用41.6kb/s PWM型,在2条线 的差分总线上通信。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德国博世开 发的,最高数据速率可达到1Mb/s的实时控 制总线。与J1850一样,采用载波传感、多 路存取/碰撞分辨的仲裁协议。多个节点同 时发送数据时,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再发,优先 级最高的信息则继续传送至其目的地。 其他:大众的ABUS、ISO的VAN、马自达的 PALMNET等。 3 SAE定义的三类车辆数据连接网络: 允许节点间的同一总线进行多路信号的发送或接收,适用于低数据率汽车车身布线。 是数据在节点间传输的多主总线系统,可取消多余的系统组件。当需要将许多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时,最适于利用B类连接方式。 C类 与B类的定义相同,但面向高数据率信号传输时,典型用途是发动机控制、ABS控制等实时控制系统。 A类 B类 C类 4、目前 J1850已作为美国的国家标准,为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公司所采用,而CAN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一些公司也对汽车总线传输制定了进一步的标准,如美国的SAEJ1708、J1787、J1792及最新的J1939,各大公司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总线形式及相关标准。 二、CAN总线 采用双线差分串行通信方式,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接口挂到总线上。 图8.1 CAN模块结构图 图8.2 CAN体系结构图 三、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的总线结构 图8.3 采用C类CAN总线的汽车动力 与传动系统的总线结构图 传输的速率达到500kb/s 四、汽车车身系统的总线结构 早期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采用低速的B类总线,主要用于包括蓄电池、仪表盘的控制,通常用基于J1850标准的总线连接。 CAN总线也可用于车身系统的连接。通常采用的传输速率为125 kb/s。目前已逐渐为LIN总线所取代。 为了降低汽车总线接口的成本,汽车制造商又开发出了局部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即LIN。 LIN的传输速率较CAN总线慢,成本较低的串行通信总线,设计用于汽车车身的分布式电子单元之间的连接。主要用于仪表板管理、空调系统、座椅位置调节、自动天窗、车门控制装置等。 LIN总线的特点 (1) 基于改进的ISO 9141的低成本单线结构; (2) 传输速率为20kb/s,属于A类总线标准; (3) 一主/多从的体系结构,无须仲裁机构; (4) 增加接点时无须对现有接点的软硬件做出 较多的改动。 图8.4 采用LIN总线的汽车车身系统连接图 五、汽车通信和多媒体总线结构 欧洲 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数字数据总线标准,采用塑料光纤实现24Mb/s的传输速率; 美日 1394b 传输速率为800Mb/s到1.6Gb/s。使用塑料光纤 时,其底层速率可能提高到32 Gb/s。 (2) 采用CAT-5UTP5(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时,可在传输速率保证在100Mb/s的前提下,将传输距离延长到100m以上。使用玻璃光纤时,可在3.2Gb/s的前提下延长至50m。 (3) 支持1394b的IC门电路数量也提高到原标准的2 倍,即20 000到25 000个。 (4) 1394b共分为beta和bilingua1 两种模式。 bilingua1模式具有与支持1394a及1394-1995设 备的下行兼容的特点。 (5) 用户可自由增减设备,不必关机,也不会影响整 个总线的通信,即支持热插拔技术。 图8.5 汽车多媒体数据总线结构 网络化汽车的优点 ①采用网络式结构,只需一根通信电缆连接,减少了线束连接,减轻车体质量; ②无须配电柜,部件数量减少,可靠性能提高; ③可实现实时诊断、测试和报警,实现集中显示、历史查询和自诊断等功能,使汽车具有准黑匣子功能; ④电气信号传递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功率型转变为“逻辑”型; ⑤系统的扩展性强等。 8.2 CAN与车载网络系统 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传统的汽车线束长约1610m,导线连接点近300个,线束总质量约为35kg,成本超过1000美元; 改用CAN后,连线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