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第27组大查房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1、症状: (1)局部症状: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头痛、烦躁不安、拒乳、乏力等,可伴呕吐,腹泻,腹痛甚至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可出现脐周阵发性腹痛,无压痛,可能与发热所致肠痉挛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临床表现 2、体征: 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肺部听诊呼吸音都正常。部分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辅助检查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病因治疗:遵医嘱用抗病毒药物常用利巴韦林,也可使用中药治疗,一般不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物理降温;高热惊厥者给予镇静、止惊处理。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意识障碍、呼吸道堵塞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感染或惊厥持续状态有关 4.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5.焦虑(家长) 与患儿病重及家长缺乏惊厥的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2、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吹对流风,体温达到38℃时,立即按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使用冰冰贴、头枕冰袋、温水擦浴,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 护理措施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必要时给予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保持环境安静,勿搂抱和摆动患儿。 ?4、保持静脉通路: 静脉通路可以保证按医嘱准确及时地给予镇静剂、脱水剂、利尿等治疗。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 护理措施 5、针刺及药物治疗: 针刺人中、合谷、百会、十宣、内关等 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并及时遵医嘱: (1)立即静脉缓慢注入地西泮(安定),每次0.2~0.5mg/kg,如20~30分钟不见效,可重复1次。 (2)如有多次发作或惊厥持续状态。应于地西泮控制发作后,立即1次负荷剂量的苯巴比妥钠10~12mg/kg,然后口服维持剂量苯巴比妥钠每日3~6mg/kg。 注意!地西泮静脉注射及负荷剂量苯巴比妥钠均可致呼吸抑制,应事先做好人工呼吸的准备。 护理措施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再次抽搐,要及时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注意瞳孔、T、P、R、BP的变化,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7、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裤、床单元 整洁 、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指导其穿纯棉的衣裤。 ?8、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防止当惊厥出现持续状态,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时,能快速有效地施行心、肺、脑复苏操作。 护理措施 ?9、注意安全,加强防护: 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禁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10、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都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健康宣教 一、入院宣教 1.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宣教:包括环境,探视时间,主治医生和经管护士。 2.患儿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宣教,包括压疮,跌倒,烫伤,坠床等、在患儿入院阶段即给予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无陪伴制度、探视制度、管床医生和护士的情况等,对待患儿家属态度要温和,耐心,详细询问家属关于患儿的饮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