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规能源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常规能源 煤、油、气:一次能源三大支柱 有必要深入了解常规能源基本知识! ξ1 煤 ——世界工业革命的动力基础 煤炭的利用历史 公元前几世纪,中国已开始利用煤炭; 4世纪,罗马人在英国使用煤炭; 1665年德国J.J.Becher将煤干馏取出焦油得到沥青、香精、盐; 1769年,瓦特发明了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 18世纪,用煤制造—苯、苯胺、酚、染料等化工产品。 一、煤的有关知识 煤是古代的植物体因为地壳运动而埋没地下,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年代的演变而成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 煤是化石燃料,是太阳能的一种积蓄物。 被泥沙掩埋的植物,长期受压力、地心热力和细菌的作用,所含的氧气、氮气及其他挥发物等都慢慢跑掉,剩余的大部分是“炭”,这就是最先形成的泥炭。 在压力和温度的继续作用下,泥炭中碳质增高,逐渐变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煤变质程度越高,光泽越强,密度和硬度也越高,依次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 煤的主要性质 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混合组成的。煤中有机物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还有一些元素则组成煤中的无机物质,主要有硫、磷以及稀有元素等。 常用的煤质指标 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发热量 二、煤的资源和开采使用 1、我国能源资源 水能、煤炭资源较丰富,油、气贫乏。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煤炭远景储量和可开采储量均居世界第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分列世界第10位和第22位。 总体上我国今后的电源结构仍将以煤电和水电为主,并适度发展核电。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及电力外送。 2、我国的煤炭资源 在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几个省区,著名的大型煤矿有大同煤矿、东胜煤矿、神府煤矿等。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探明程度低,人均占有储量较少。 中国煤炭资源和现有生产力呈逆向分布,造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被动局面。 3、煤的开采 中国是世界最早认识、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 西方有关煤炭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公元315年,比中国晚了几百年。 世界近代煤炭工业的兴起是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 19世纪80年代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发明,促进了煤矿生产的机械化。 现代煤炭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煤炭利用和生产迅速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渗透到煤炭领域。 《开物天工》 中的采煤图 采煤方法 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的优点是开采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劳动条件好,安全性高。缺点是易受气候和季节影响,矸石占地面积大。 矿井开采: 不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田就采用矿井开采。 凿井: 巷道掘井,岩巷仍以爆破为主。 矿井地面建设与施工普遍实行机械化和装配化。在矿井设计上使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 西方各国研制出采煤机程序控制装置。 煤的燃烧 煤的燃烧是煤中可燃有机物分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相接触,在一定的温度和氧浓度的条件下,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伴随着放出一定的热量的一种现象。 通常煤粉燃烧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热解特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及结渣特性。 近年来,从煤显微组分角度出发,寻找煤燃烧特性的普遍规律,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煤的热解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释放气体(挥发分)的过程。当煤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生热分解和挥发分的析出,热分解一般指煤中有机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时所发生的变化。 热解研究应包括两个方面:气态物质的生成过程,固态物质的孔隙结构及形态变化。 煤粉的着火、燃尽特性 煤的着火及燃尽特性是燃烧安全经济的基础,经常用可见火焰来鉴别着火。但也能在低温下很慢地进行,没有可见火焰。有时着火被说成是:当一个可燃物容积中热产生速率超过热损失速率时,则着火便发生。 从无化学反应向稳定的强烈放热反应的过渡过程即为着火过程;相反,从强烈的放热反应向无反应状况的过渡即可定义为熄火过程。 近年来提出一些参数,积极地开展能反映着火、燃尽状况的研究,如着火温度、着火指数、燃尽指数等。 煤的结渣特性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结渣判别指标大致可分为煤的灰熔点、灰成分及灰粘度三种类型的煤质指标。其中以煤的碱酸比、硅铝比、硅比和软化温度四项指标较适合于我国煤种。 煤岩学 把煤看作主要由微成分组成的岩石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煤岩学。 按照煤岩学理论:煤是由各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辨别的微细颗粒—显微组分构成。这些显微组分从化学性质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有机显微组分和无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