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例狼疮性脑病患者 的护理 危重症护理:徐惠芳 目录 病例介绍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 1.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有关 住院期间不发生意外伤害 2.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有关 住院期间不发生窒息 3.电解质紊乱:与血浆置换有关 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并尽快恢复电解质的平衡。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缺陷、留置导管有关 住院期间体温正常、不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5.焦虑、恐惧:与病情反复发作、皮肤损害有关 三天左右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支持水平上升 6.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已受损皮肤尽快修复,避免住院期间继续发生皮肤损害。 7.知识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 患者能陈述出院后注意事项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 1.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伤害 2.住院期间未发生窒息 3.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次日电解质水平正常 4.住院期间体温正常、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5.三天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支持水平上升 6.出院时膝以下肿胀消褪,颜面潮红及体表红斑明显消褪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 7.患者能陈述出院后注意事项并认真执行 小 结 狼疮性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在为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将患者的安全护理作为护理重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可以增进疗效、防止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1. [2]郭萍玲.重度低钾血症1例的补钾护理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1):73. [3]姚丽英,肖水源,梁巍,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5,7(7):955-956.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1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1. [5]黄黛娟.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8):157-158. [6]李斌,刘莊美.28例狼疮脑病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10:31. * * 病例介绍 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 小结 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相关知识 效果评价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 1 患者女,13岁, 因反复低热,关节肿痛1年半于3月28日收入内分泌科 3 给予激素、抗病毒、抗炎、抗凝、增强免疫力等治疗。 2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病,肝功能异常。 4 4月7日反复出现四肢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遂转入ICU继续治疗。 生命体征 体温37.20C,呼吸26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160/110mmHg,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瞳孔扩大,等圆,满月脸,颜面潮红,颜面、右手掌、骶尾部见散在红斑,膝以下肿胀。 实验室检查 ds-DNA(+),800IU/ml,K+2.6mmol/L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肝损害,狼疮性脑病, 狼疮性血液系统损害。 诊断 治疗 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抗感染、抗癫痫 治疗效果 癫痫症状消失,膝以下肿胀消褪,颜面潮红及体表红斑明显消褪。ds-DNA(-),53.2IU/ml,K+3.6mmol/L,于4月18日好转出院。 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血浆置换的护理 基础护理 健康教育 1.遵医嘱使用抗癫痫、镇静药。 2.严格卧床休息,适当约束患者 四肢,应用床档,以免发生坠床 或意外拔除导管。 3.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避免各种 光、声等不良刺激诱发癫痫发作。 安全 4.急性期建立和保留可靠、有效的 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5.癫痫发作时去枕仰卧,口腔放置 压舌板,及时清理口腔及气道;保 护抽搐肢体;遵医嘱给氧。 6.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 心理干预 2 认知干预 3 提高家庭支持水平 4 呼吸放松训练 5 血浆置换的护理 1 2 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低钾、 低钙症状,按医嘱补钾、钙。 3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各术前检查,并给予适宜的饮食。 保持管路通畅,密切观测生命体征。 做好管路维护,防止导 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4 基础护理 2.饮食护理 3.皮肤黏膜护理 1.休息与活动 避免晒太阳,尽量不用化妆品。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损处感染。 稳定期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