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护理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杆菌的芽孢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的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致病人一系列临床症状 痉挛毒素吸收至脊髓、脑干等处,与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破伤风毒素还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自汗等 潜伏期长短可能和病灶离中枢神经系统距离、细菌数量、病灶处理有关 从咀嚼肌开始逐渐扩展至面肌---病人起始感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 (剧烈抽搐可造成肌肉撕裂或骨折), 病人频繁抽搐,能量消耗大,且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和吞咽困难,易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液不足。故应在抽搐间歇时应皮肤黏膜护理:,由于频繁的抽搐,肌肉收缩,增加了皮肤的摩擦力,加之长期绝对卧床,皮肤容易损伤,产生褥疮,因此,应加强皮肤黏膜护理,每2小时翻身。由于患者反复抽搐输液部位针头易脱出,故应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药液外渗,经常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必要时拔出针头重新穿刺。 2015.06.09 LOGO 目录 破伤风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护理措施 观察要点 预防方法 健康教育 [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的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 [病因]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专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此种致病菌可通过伤口或其他皮肤粘膜病损处侵入人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如新生儿脐带残端消毒不严、产褥期感染和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均可发生破伤风,偶见于胃肠道手术后或摘除留在体内多年的异物后。 破伤风杆菌镜下形态(革兰氏染色) 发病机理 破伤风芽胞 伤口 破伤风杆菌 随着伤口内 氧的消耗 破伤风毒素 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本病更易于发生。 痉挛毒素 溶血毒素 起致病作用 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是引起痉挛性抽搐的主要毒素。 破伤风症状比较典型,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有无外伤史。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如果伤后出现肌紧张、扯痛、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等,均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性。 诊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6-10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 2.前驱期:一般持续12—24小时。 病人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局部疼痛,烦躁不安等。以张口不便,牙关紧闭为特点 3.发作期 (1).肌肉持续收缩或僵硬: 蔓延:咀嚼肌→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肋间 表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劲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 呼吸困难、窒息 ①面肌痉挛可出现蹙眉、口角牵向外下方、面皱褶加深等所谓“苦笑面容”; ②颈项肌痉挛时可出现颈项强直、头后仰; ③背腹肌同时收缩时因背肌力量较强,故腰部前凸,头足后屈,形如背弓,称为“角弓反张”; ④四肢肌收缩时因屈肌比伸肌有力,故肢体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姿势。 (2).全身性肌肉痉挛: 在持续性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声、光、震动、触动,饮水等均能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发作时病人面色紫绀、大汗淋漓、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躯干呈“角弓反张”, 四肢屈曲抽搐不止,发作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间歇期长短不一,病情严重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 (3).病人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 治疗原则 1.彻底清创,开放引流,药液湿敷:伤口内存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2.抗毒素的应用,中和血中游离毒素: 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杆菌。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如伤口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 3镇静解痉(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控制解除痉挛:病室应安静,防止声、光刺激。病情较轻者,可用镇静剂及安眠药,例如安定口服或静注 4.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