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则徐介绍.ppt

林则徐介绍 ······ 林则徐 - 生平 林则徐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虽然不少中国人视其“虎门销烟”之行为为一次壮举,但这同时亦是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近因。 林则徐多次抵抗西方的武力入侵,对于西方文化、科技和贸易,林则徐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懂得英语和葡语两种外语,并且着力翻译西报及西方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成《海国图志》,此书其后启发了晚清后期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韦庄敬的朋友。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身世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即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左营司巷林氏北院后祖室。父林宾日,母陈帙。 林则徐之家族源于晋代由中原南渡入闽的九牧林氏家族,林姓是八姓入闽的其中一姓。依照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所写的文件中,为自身的家族立下考据: “余世居玉融,始祖高德公宋进士,传十世至榕山公,余支祖也。公生二子,长存素公,余之五代祖,墓在玉融。存素公生高祖学弢公,迁省垣,生曾祖启采公,墓俱在北关外飞来峰下,启采公生北塘公,墓在北关外铜盘山。” 林则徐名字由来有3种说法: 生于徐氏,养于林氏,但这说法后被考证为无据之论。 林宾日在林则徐出生时曾“梦中亲见凤凰飞”,认为儿子是“天上石麒麟”徐陵(字孝穆)之转世,故名则徐,字少穆,又字石麟,但这说法亦被认为无据之论。 当时出名爱才的福建巡抚徐嗣曾至林府避雨,林则徐适时出生,林宾日希望儿子效法徐嗣曾,出类拔萃,飞黄腾达。取字符抚则谓其子如徐嗣曾,仕途坦荡,官运亨通,这说法被多人接受。 贫苦童年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 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儿。 虽然林宾日为私塾教师,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但家里人口众多,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无以为继。林母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才能维持家庭生活。家计虽不用代劳,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先会为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则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贫苦的童年,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 青年时期 中举成家 嘉庆九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但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官宦之路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年)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父母官 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 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 。 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 (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道光七年 (1827年)6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道光十年 (1830年)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 道光十二年 (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道光十七年 (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 。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 20天销毁了大量鸦片。在此期间,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 。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