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物理下量子力学基础03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思想方法 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是明显地对称的,他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物质波的假设 . “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 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 ? 是不是我们关于‘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 ,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1892 – 1987 ) §10.4 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 1、经典物理学中的波与粒子 理想粒子:原则上可精确地确定它的质量、动量和电荷,且 在一定条件下可视为质点。对于质点,只要初始 的位移、速度及受力状态已知,原则上可用牛顿 力学描述它未来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波:其特征量为?和?,对一给定波源来说,其发出的 波原则上,频率和波长都可被精确测定。 ? 1672年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 ? 1678年惠更斯提出了光是纵向波动 ? 19世纪初在菲涅耳、夫琅和费、杨氏等人观察到 光的干涉实验后,波动学说被人们普遍承认。 ? 19世纪末麦克斯韦、赫兹进一步肯定光为电磁波 ? 20世纪初随着一些新的现象相继出现,且经典理 论无法解释,随之诞生了一些新的理论。 ? 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1923年康普顿实验既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最好证明 ? 1924年德布罗意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2、光的波 粒二象性 3、德布罗意物质波 1924年提出: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而且不可能 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 ?在宏观上,如飞行的子弹m=10-2Kg,速度V=5.0?102m/s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他指出:实物粒子也有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在微观上,如电子m=9.1?10-31Kg,速度 V=5.0?107m/s,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注 意 若 则 2)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小到实验难以测 量的程度,因此宏观物体仅表现出粒子性 . 1)若 则 他认为:对所有的实物粒子,无论其静止质量是否为零都成 立。即实物粒子即可用P、E来描述,也可用?、? 来描述,有时粒子性突出,有时波动性突出,这既 是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可以说: 是近代物理学中 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前者通过 c 将能量和 质量联系起来,后者通过 h 将粒子性和波 动性联系起来,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 4、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1)理论上:当v c时, 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被加速时有: 当U=150V时,?=1? 当U=10 4V时,?=0.112? 很短,与x射线相近。 (2) 戴维孙 — 革末电子衍射实验装置 实验中,进入B的电流可用电流计测出 改变电压U,测出电流强度I 检测器 电子束 散射线 电子被镍晶体衍射实验 M K 电子枪 B (3)实验结果 I U1/2 (4)理论解释(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当电压单调增加时, 电流强度不是 单调增加, 表现出有规律的选择性, 只有当电压为某些特定值时, 电流 才有极大值(即亮纹)。与x 射线衍 射相似。 对于伦琴射线,投射到晶体上时,只有入射波的波长满足: 的那些射线才能以一定的角反射。 实验中取:?=650 d=0.91? ,当 U=54V测出峰值 由: k=1 得 ? =1.65?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理论值与实验结果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