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十三章 治风剂 一、含义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以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二、适应证 “外风”和“内风”两大类。所谓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人体,留着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病证。其他如风毒邪气从皮肤破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范畴。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或角弓反张等。 所谓内风,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主要表现为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斜,语言謇色,半身不遂,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三、分类 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治风剂相应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大类。 四、注意 应用治风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但外风与内风可互相影响,若外风引动内风,或内风兼挟外风,应分清主次。二是注意病邪的兼挟。风为六淫之首,外风致病多兼寒、热、湿、燥、痰、瘀等,故选药组方时宜辨明兼挟何邪,注意邪气的主次先后,配以相应的治疗兼证的药物。 第 节 疏散外风 1.适应证:适用于外风所致病证。症见头痛、眩晕,口眼斜,言语謇涩 ,关节酸痛, 肌肤麻木,甚则口噤,角弓反张等。 2.组方特点:常以辛散祛风药如羌活、防风、白芷、白附子、秦艽、川芎等为主组方。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叶八两(240g)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细辛去芦,一两(30g)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白芷 羌活 甘草炙,各二两(各60g)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 【配伍特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止痛力强,且诸经兼顾;以清茶调服,使温燥有制,升中有降。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秦艽三两(90g) 甘草二两(60g) 川芎二两(60g) 当归二两(60g) 白芍药二两(60g) 细辛半两(15g)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各30g) 石膏二两(60g) 白芷一两(30g) 白术一两(30g) 生地黄一两(30g) 熟地黄一两(30g) 白茯苓一两(30g) 川独活二两(60g) 【方歌】大秦艽汤羌独防, 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术草, 风邪散见可通尝。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方解】 【配伍特点】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疏养结合,邪正兼顾。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风邪初中经络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玉 真 散 《外科正宗》 【组成】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各等分 【功用】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脉弦紧。 【方解】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破伤风之常用方。临床运用以有创伤史,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消风散 《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解】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第 2 节 平熄内风 1.适应证:适用于内风病证。实证者: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症见高热、抽搐、痉厥;眩晕、头部热痛、面红如醉,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虚证者:指阴虚血亏生风,如温病后期,阴液亏虚,虚风内动所致的筋脉挛急、手足蠕动等,治宜滋阴熄风。 2.组方特点:常用地黄、阿胶、白芍、鸡子黄、麦冬、龟板等为主组方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二钱(6g) 京川贝四钱(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波司登MSP检核专项考核及服务销售相关知识试卷.docx
-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赛题(建筑类).pdf VIP
- 《外科护理学肺部疾病》授课表.doc VIP
-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最新解读.pptx VIP
- 2025年(完整word版)体育单招英语试题与附标准答案 .pdf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pptx VIP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整车座椅的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pptx VIP
- GB50864-2013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