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7讲 碳和一氧化碳 一、碳的几种单质 思考: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C60无定形碳等,这些单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而化学性质相同,原因是什么? 碳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决定它们化学性质的是碳原子。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金刚石 石 墨 外观 硬度 导电性 用途 无色、透明、正八 面体形状的固体 天然最硬的物质 不导电 钻石、钻探机的钻 头、切割玻璃等 深灰色、有金属光 泽、细鳞片状固体 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导电良好 铅笔芯、电极、润 滑剂等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的用途 木 炭 取暖、写生、吸附 活性炭 炭 黑 焦 炭 吸附(气味、 色素)防毒 面具 颜料、油墨、鞋油、增加轮胎耐磨性 还原剂、 冶炼金 属 均属混合物 碳与炭的区别? 思考: 1、活性炭吸附有色气体和异味属于什么变化? 2、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什么变化? 3、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C60均由碳原子构成? 结构 决定 性质 用途 体现 决定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将它们分别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里,使之燃烧,测定其生产物为CO2, CO2且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燃烧前后碳单质减少的质量。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原子结构 2、可燃性: 充分燃烧:C + O2 == CO2 点燃 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 点燃 放热 相同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 3、还原性: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3C + 2Fe2O3 == 4Fe + 3CO2 ↑ 高温 金属冶炼 C + H2O == CO + H2 高温 高温 C + CO2 == 2CO 工业制煤气 吸热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口略向下倾; 3、酒精灯火焰外加网罩或用酒精喷灯; 4、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5、冷却后再倒出固体。 提高加热温度 防止2Cu + O2= 2CuO △ 两个现象 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 失氧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得氧 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被氧化 被还原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2CO + O2 == 2CO2 点燃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是重要燃料。点燃前必须验纯,否则易发生爆炸。 ⑵还原性:冶炼金属 Fe2O3 + 3CO == 2Fe + 3CO2 高温 高炉炼铁 应注意哪些问题? ⑶毒性: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 CuO + CO == Cu + CO2 △ 3、用途:⑴ ⑵ 。 燃料 还原剂 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2.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现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C 3.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助燃性 A 4.(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防止铜被氧化 2CuO + C == Cu + CO2↑ 高温 CO2 + Ca(OH)2 = CaCO3↓ + H2O 5.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