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上课摘要.ppt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上课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有哪些?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 领土上:如果中国失去钓鱼岛那将意味着,中国将失去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相当于四个浙江省)。超过东海海域一半。换句话说将40平方公里让给了小日本。 经济上:据联合国有关考察论证钓鱼岛列屿海域海底,油藏的上限为1574亿桶,有第二中东之称,超过伊拉克(1120亿桶)40%,比美国多五倍,足供中国使用80年(目前中国石油60~70%依靠进口而小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那就更不用说了)。天然气藏量约8万4000亿立方米,比沙地阿拉伯多八倍。钓鱼岛列屿海域海里,鱼产非常丰富。 战略意义:在台湾还未收复前,钓鱼岛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可以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如果台湾迟迟不能收回,而中国又无法控制钓鱼岛的话,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几乎就是一个内陆国家了(钓鱼岛是美日封锁中国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旦有战事发生这对于中国来说就将非常被动。 军事价值:对于中国来说钓鱼岛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意义(不压于台湾),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 , 日本就可在岛上设立海空监控侦察设备及岸基反舰和对空导弹 , 从而很容易封锁台湾北部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我们知道台湾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 建造我国自己的航母也只是时机的问题 , 封锁台湾北部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就如同打断了我国海军的一个翅膀。如果再在钓鱼岛设置雷达, 那日本还可以监视方圆 400 公里至 600 公里甚至更大的海域和空域 , 其范围可达到台湾北部、大陆沿岸的福州、温州和宁波等大片地区。这样,中国军事上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日本及时掌握 , 如果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 , 将会在中国沿海形成一个岛链 把中国海军死死地围在浅海 , 这对中国国防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 *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近期国际关系掠影 你最近关注过哪些国际问题呢? 习近平2015年4月首访巴基斯坦 习近平2015年4月参加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 习近平出席2015年3月亚洲博鳌论坛 * 习近平对荷、法、德、比国事访问 俄、乌士兵隔门对峙 俄罗斯力压英格兰等国获得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 欧盟对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惩罚关税 欧盟与联合国就金融危机进行磋商 阅读教材94页 1、这些国际交往涉及到了哪些主体? 2、交往的的内容是什么? 3、有哪些形式? 阅读教材94页 1、这些国际交往涉及到了哪些主体? 2、交往的的内容是什么? 3、有哪些形式? 主体 俄、乌士兵隔门对峙 合作 形式 内容 国 际 关 系 政治关系 合作 经济关系 竞争 冲突 文化关系 经济关系 冲突 军事关系 国与国 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 国与国 国与国 国与国际组织 习近平对荷、法、德、比国事访问 欧盟与联合国就金融危机进行磋商 俄罗斯力压英格兰等国获得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 欧盟对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惩罚关税 一、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 2、国际关系的内容 政治关系 经济关系 文化关系 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竞争 合作 冲突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属于国际关系? A.李克强总理出席第七届亚欧财长会议 B.习近平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C.柬埔寨、泰国边境发生武装冲突 D.习近平访美 E.索马里内战已造成至少150人死亡 F. 英国威廉王子大婚 答案:ACD 解析:BEF都是一国国内发生事件。 ACD分别体现国家与国际组织、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故选ACD。 对话一:共鸣 甲同学:日本人实在是太可恶了,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中国人。 乙同学:是的,我也非常气愤。刚才在电影院里,很多人看的都哭了。我听说有一个观众因为太愤怒,看完《南京!南京!》后怒砸影院银幕。 忆一忆: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南京!》的历史背景,谈谈当时的中日关系。 对话二:分歧 甲同学:日本人那么可恶,我也要抗日。 乙同学:现在是和平年代,你怎么抗日? 甲同学:我抵制日货,而且不准日本人再到中国来,来了我们也要把他们赶出去。 乙同学:你的做法我不同意,你这么做的话会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甲同学: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我们还“友好”吗? 乙同学:中日关系不仅仅只表现在《南京》事件上,其实中日关系由来已久,而且在不断变化。 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中日关系的变化 1、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1)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倭寇,贸易往来 (2)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2、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侵略台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