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越级报告”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非正式上行沟通机制,通常被称为“小报告”。 更上层领导 直属上司 组织成员 口头或书面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越级报告传播机制 (三)越级报告的管理机制 越级报告产生的原因: (1)组织内上行沟通机制不良。 (2)组织内的政治行为。 (3)组织内部某些信息收集活动促进越级报告行为的产生。风闻言事 越级报告沟通机制优缺点比较(详细内容见下表) 第三节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的利弊 二、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 第三节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非正式组织构成了一个有效的总体系统。 (2)非正式组织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3)非正式组织能够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稳定运行的工作团体。 (4)非正式组织具有为管理人员拾遗补缺、取长补短的作用。 (5)非正式组织能够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6)非正式组织具有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是管理人员在计划和行动方面更加谨慎。 一、非正式组织的利弊 (1)非正式组织具有一种过分维护现有生活方式和在变革面前采取僵化态度的倾向。 (2)伴随着非正式组织提供社会满意功能而来的角色冲突问题。 (3)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功能往往会造成谣言和小报告的流传。 (4)非正式组织的社会控制功能,是促使成员服从组织的重要因素,但常常会干预组织成员的行为。 (5)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交往非常频繁,信息传递快捷,容易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会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 (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二、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 (一)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 (二)采取行动时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三)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发生分歧时,要适当考虑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利益。 (四)注意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 (五)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 (六)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七)加强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沟通。 * 聊城大学商学院 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第一节 非正式组织 第二节 非正式沟通 第三节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第一节 非正式组织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二、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 三、组织目标和个体——群体目标冲突 四、工作中的政治行为 五、群体压力和社会从众行为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一) 正式组织 1、含义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正式组织有组织存在的目的以及组织工作程序等一系列组织规则,同时组织内部存在着正式分工,具有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 2、特点: 组织目标是具体的。 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并且还有正统性、合法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正式组织的结构一般具有层级式的等级特点。 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有组织规章提供的。 (二)非正式组织 1、含义 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不是由法定的权力机构建立的,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2、产生的直接原因: (1)暂时利益的一致。 (2)兴趣爱好的一致。 (3)经历背景的一致或相似。 (4)亲属关系。 (5)地理位置的一致。 3、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1)具有牢固的感情纽带。 (2)权力的实施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3)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4)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5)具有一套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6)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行为一致性以及很强的群体意识。 4.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5.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第一,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 第二,融洽员工的感情 第三,激励和培训员工 第四,保障员工的权益 (2)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 第一,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二,削弱管理者的权力 第三,控制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 6、非正式组织的分类 类 型 特 点 利益型 这是在组织成员利益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形成的组织,具有明确的满足其成员利益要求的倾向,并为成员满足其利益要求提供一定的机会,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凝聚性较强。 信仰型 这种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 兴趣型 这种非正式组织是在成员强烈的兴趣爱好下形成的,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活动,共同提高。 情感型 这是由于感情、友谊或社交的需要,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的组织。 亲缘型 这种非正式组织是由于亲缘关系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凝聚性强的特点。 按非正式组织成因划分的类型 按非正式组织作用划分的类型 类 型 特 点 积极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以及活动对正式组织的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 消极型 这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的句子成分.ppt VIP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人称代词课件(全国通用版)(共90张PPT).pptx VIP
- 供热运行安全课件.pptx VIP
- 2024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范.docx VIP
- 2025年2月上海市高三联考高考调研英语试题(答案详解) .pdf VIP
- ccs软件与proteus联合仿真建立dsp虚拟实验系统.pdf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蒙医护理教学查房.pptx VIP
- 一种分离提纯铱的方法.docx VIP
- IPC-2223E-中文-2020 CN 挠性和刚挠性印制板计件分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