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5.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6.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制度的意义 1958年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主义事业为何失败? 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2、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等。 注意: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的福利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1)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5)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6)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制度的意义 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权存在的全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误区一: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里的职工的收入分配只能是按劳分配。 (1)不是所有的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2)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a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b 按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小王一家三口,父亲在国企工作,月工资收入2200元;母亲自己开了个小店,月收入1600元;小王在外企工作,月工资收入26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3000元。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元 ( ) A 3800 3000 B 6400 3000 C 2200 5600 D 2600 4600 说说你家的家庭收入来源。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它们分别是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 父亲在农村种责任田,收入不错。 母亲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小卖部,并把一间空置房屋出租,也有一定收入。 我在德阳中学教书,每个月有稳定收入。 我丈夫是一国企工程师,每个月有工资,年底有少量奖金;平时业余炒炒股;偶尔给一些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挣点零花钱。 妹妹在一外企打工,每个月有一定收入。 按劳分配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土地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资本要素分配 技术要素分配 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分配制度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胡锦涛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名词点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关系 劳动产品如何分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 (分配制度) 决定 基础 生产力 决 定 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分配方式 人与人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力 决定 决定 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 (1)根本原因: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为什么)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公有制的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量和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 适用范围: (2)分配尺度: (3)分配对象: (4)分配标准: (5) 地 位: (6)具体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 劳动(数量和质量)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经济效益) 基本原则 主体 按劳分配 (多选)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 A、张某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浆造纸企业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doc VIP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高中历史教研】李惠军:选择性必修一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言.pdf VIP
- T∕CECS 10048-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预拌砂浆.pdf VIP
- 土壤地理学土壤分类.ppt VIP
- 《诡案组》(1-14卷文字全本)作者:求无欲.txt VIP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pdf VIP
- 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方案设计.docx VIP
- T∕CECS 1004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石膏装饰材料.pdf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