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经济 全球化 含义 表现 载体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利 弊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实质 跨国公司 发达国家主导 第十一课 第二框 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深中高一政治组 535.5 261.4 274.1 1984 4743 2492 2250.9 2000 年份 进口 贸易额 出口 贸易额 进出口 贸易总额 1978 108.9 97.5 206.4 2001 2435.5 2661 5096.5 2006 ?7916.1 ?9690.7 17606.9 2010 13948.3 15779.3 29727.6 2014 264300 143900 120400 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 2001年,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 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促进市场开放,第三个是解决纠纷。 1.世贸组织的地位是什么? 当今,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有哪些?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3.名词解释: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4.在国际经济发展中,世贸组织发挥怎样的作用? 5.世贸组织的加入为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最惠国待遇: 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缔约方。 (对外一视同仁) 国民待遇: 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的同等待遇。 名词解释 (内外一视同仁) “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彰显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合作是多层次的,沿线涵盖了中亚、西亚、中东、东南亚、南亚、北非、东非等超过40 个国家,并辐射东亚以及西欧。“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是多方面的,其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贸易及成套设备出口、自贸区建设等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合作领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投资机会,这首先表现在油气开采运输、铁路、公路、电力电网、通信以及港口等基建领域,随着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旅游、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将迎来发展机会。 全方位 宽领域 多层次 中国高铁优势何在? 中国高铁的优势,首先是综合技术能力?,中国高铁是对世界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和整合的模范;我国高铁技术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科技输出”,跨越很是迅速。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高铁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获得900多项国际专利。 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中国高铁在CRH380上积累的技术能力,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回头向下对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大面积实现了“去日本化”、“去阿尔斯通化”乃至“去西门子化”?。 中国高铁优势何在?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高铁优势何在? 其次是中国高铁走出去集成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输出三大方式,这在西方也是最值得称道的商业模式。铁路输出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属于单纯的货物贸易;第二个层次是铁路系统的出口,即不仅仅提供机车、车厢、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铺设整条铁路,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 发展服务贸易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影响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将造福双边、多方,不仅展现了中国实力,有利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推广,并带动一系列与高铁紧密相关的“中国制造”业。 形成以质量、服务、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铁的输出,意味着一个产业链条的输出?,包括中国工程、设备制造、机车车辆、零配件等各种产业,促进了中国的技术、产品和劳务输出。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影响 实施“走出去”战略 B.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A.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C.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智、引技有机结合。 ③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加入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