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患沟通的基础 案例导入:阅读与思考 P16: “药患联系卡”极大的方便患者:架起“连心桥” 思考: 药患联系卡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方式? 如果你是一家药店的店长(营业员) ,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来增加该店的销售额? 药患沟通的基本方式 言语沟通 一、常用的沟通语言 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 类语言 书面语言:以文字或符号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的书面的沟通方式。如通知、报告、信件、文件、书籍、报纸、电视 医院常见的黑板报、健康教育小册子、给患者的留言条 要求:书面语言字迹一定要清晰,主题明确,内容精简、易懂。 Case 请思考:有什么不足? 通知 今天下午2:40我院请专家教授为DM患者讲解最新的药物治疗动态,并接受病友的咨询,地址在病友活动室,请按时参加! 口头语言:以言语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包括交谈、演讲、汇报、电话、讨论等形式。 避免:乡音太重、口齿不清、语意不明、认知差异 使用规范性的语言 类语言---弦外之音 音质、音域、音调、音量 交谈说话不快不慢、抑扬有致 二、交谈中言语沟通的技巧 得体的称呼语 自我介绍 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 多用称赞性语言 语言表达简洁明确 讲究提问的技巧 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 你如何评价以下称呼方式? 情景一: 街头问路:你有急事,要到华威公司一趟,但不知该怎么走,请向图中人物问路。 你怎样称呼人家? 情景二: 街头问路:你有急事,要到华威公司一趟,但不知该怎么走,请向图中人物问路。 你怎样称呼人家? 情景三: 你和同事在餐厅就餐,茶水喝完了,想加水,该怎样称呼图中人物,令其愉快地为你服务呢? 案例: 朱小艳进入了一家新的单位,领导带他熟悉周围环境,并介绍给部门的老同事认识。她非常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大多同事都欣然地接受了。 当领导把她带到一位同事面前,并告诉小艳,以后就跟着这位同事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请教她时,小艳更加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这位同事连忙摇头说:“大家都是同事,别那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了。” 小艳仔细想想,觉得叫老师显的太生疏了,但是直接叫名字又觉得不尊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比较合理。 你能给他出出主意吗? 新员工刚到单位时,不能随便以自己的想法来称呼对方,对于难以把握的称呼,可以先询问对方,比如,“请问该怎么称呼您?”不知者不怪,对方都会把通常同事对他的称呼告诉你。案例中,对方要求小艳直呼姓名,只是客套话,作为一位新人,最好不要直呼其名,可以礼貌的询问对方。在职场上,过分亲昵和过分生疏的称呼都是不提倡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称呼这门学问,在职业道路上,做一位有礼的员工。 人际交往中不宜使用的称呼 1、岂不用称呼: 如 嘿、唉、喂、下一个、那边的; 2、有辱人格尊严的替代性的称呼:如 戴眼镜的、胖子、瘸子、哑巴; 3、在正式场合或在单位里不称兄道弟“张姐”、“王哥”等; 4、不用地方性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5、亲昵的称呼:“姐妹儿”、 “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6、杜绝不礼貌的称呼:切记不能随便称呼别人的小名或绰号。 ? 2、药患沟通中的称呼 药店患者来买药,怎样来称呼? 1、小男孩,12岁。 2、29岁,女性。 3、45岁,女性。 4、56岁,男性。 5、80岁,女性。 称呼的讲究 药学人员称呼患者的原则: 1、因人而异 2、3个避免 3、上下、亲疏有别 4、适当运用尊称 5、注意地域与文化背景 因人而异 根据患者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比较恰当,有时难以确定时可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 如“某某老师、某某教授、某师傅、某医生,某某同学、某某小朋友” 避免 避免直呼其名,避免庸俗化称呼,避免使用歧视性绰号 如“老板”、“小姐”、“胖子”、“瘦子” 注意上下、亲疏有别 药患交流过程中,一般应运用正式场合称呼语,多使用尊称;当药患之间熟悉后,可适当使用非正式场合称呼语。一般不要辈分称呼。 如“张处长、李科长、孙先生、刘女士”;“老王、小李” 适当运用尊称 与患者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运用尊称。这种主动对患者的示好常常会非常容易得到患者的好感。 如“伯伯、阿姨、爷爷、奶奶” 注意地域与文化背景 同一称呼在不同地区含义会大不相同,要留意对待 如“老”;“Mrs”;“Ms”;“Madam” 2补充:自我介绍 1)、介绍的基本规则 2)、自我介绍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能1资料.ppt
-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基础心理学资料.ppt
- 普通话口语交际资料.ppt
- 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专题资料.ppt
- 普通人如何玩微博资料.ppt
-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能力资料.ppt
- 心态与健康资料.ppt
- 普职融通、多元发展,资料.ppt
-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资料.ppt
- 心音共鸣_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资料.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