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文化.ppt

杨柳青年画是以木版套印与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而成。要制作一幅年画,首先创作画稿,然后按画稿勾描于木版上,再按照画稿内容进行刻版。杨柳青年画因为是“套印”,故而,一幅画上应大体有几种主要颜色。然后再按照1种颜色刻1个版,先后将这1幅图刻出几个版。再往版上刷色,将画纸扣在上面,用棕刷将版上的颜色拓印于纸上,再揭下来,改换另一版,刷上另一种颜色,再将那幅图反扣上面,用棕刷再次拓印。将第二种色也拓印其上。 由此,将这几种版的大致颜色全部拓印完之后,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即人工彩绘,将画面上小面积的颜色和人物的五官及手指等部位,均由艺人用毛笔进行彩绘,这幅画就算完成了。这种“半印半画”,或者说七分印三分画的方法成为杨柳青年画的一大特色,它使一幅年画,既有粗犷的“版味儿”,又有精致的人工描绘。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层次分明,为杨柳青年画赋予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天津文化介绍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泰勒 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天津民俗文化的特色及其演变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建城设卫、生产、商贸、文化、饮食、服饰、家族、民居、交通运输、人生礼仪、岁时节日、信仰及民间艺术与游艺竞技诸方面。 天津名字的由来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文继位为帝,其子朱棣以“靖难”为名,向其亲侄子朱允文发动了争夺王位的战争。建文二年(1401年)九月,朱棣率军由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昼夜兼行”,破沧州,打通了南进之路。赐直沽以“天津”名,意为“天子济渡之地”。天津老城北门外的渡口处,曾建有“龙飞渡跸”的牌坊以示纪念。 天津设卫建城606年 朱棣称帝后,认为“直沽海运商泊往来之冲,宜设军卫”。于是,在明永乐二年至四年(1404年至1406年)先后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于直沽,并令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筑城浚池,建天津卫城。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三卫合一,统称“天津卫”,这一名称也成为天津城市的代表。 天津是码头文化 天津依河近海,地处水陆通津,距首都北京又很近,因此地位十分重要。 明代筑城后,漕运发展,商业繁荣,财聚四海,“民喜为商贾”。凭借海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汇南北舟车,集八方商贾,迎海运漕粮,纳吴越百货,成为华北地区商业中心。清代漕运、盐业、粮业更渐发达,经济空前繁荣,“轮蹄辐辏,舳舻扬帆,往来交错,尽昼夜而无休止”。东门内、北门内及东门外宫南宫北大街,商号林立,钱庄、银号栉比,商贸发达,各业俱兴。 漕运 古代由官方督管的水道运输。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百年中国看天津 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 西安,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中国最北妈祖庙 坐落于文化街内部的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代,为北方罕有的妈祖庙,体现了天津作为漕运和海运集散地的传统地位。天后宫也被称为除澳门、台湾天后宫之外的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 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姬昌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 北京 自中国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朝国都,元大都,或称大都,由于中国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国的大汗,蒙古文称为“汗八里”, 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清朝在延续元、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7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侵略的矛头伸向中国,可是他们不满意清王朝把对外贸易限于广州一口的政策,遇到问题总希望能和清王朝直接交涉:从海路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