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蓋希文的介紹.ppt
蓋希文的介紹 製作小組 12 9 36 18 8 第一頁 音樂界似乎是一個傳奇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這個名字在美國的記憶。美國的音樂歷史不長,長期地被歐洲主流音樂所影響。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才有明確表現美國國民性格的音樂出現,其先驅者便是蓋希文。 第二頁 他將二十世紀美國大陸流行的爵士樂手法用在演奏會的音樂中;精確的說,蓋希文結合傳統的歐洲音樂藝術、爵士樂、黑人歌曲等各種型式的音樂,而成為美國所獨有的音樂。也許很多人至今仍質疑蓋希文的音樂成就,但不可諱言地,他的舞台劇與電影歌曲的創作,已成為大家在爵士樂或歌曲創作所仿效的標準。 第三頁 蓋希文從小就是「調皮鬼」代表,調皮的程度讓所有教過他的老師都受不了。他後來也回憶,他還未碰到鋼琴前的那段日子:「音樂從來沒引起我的興趣,我每天就是和其他玩伴想辦法將大人們弄的緊張兮兮。」 第四頁 1910年全家因經營餐廳搬移至Coney Island,蓋老爸Morris對蓋希文更疏於管教,蓋希文就在街上扮起乞丐,討錢去看電影;或者到雜貨店中偷麵包、水果來吃。誰又知道這個紐約街頭小鬼會成一代音樂大師呢?在十三歲的某天,蓋希文在街上閑逛,看到了一台機器鋼琴,他就隨手丟個零錢到這機器中,竟放出魯賓斯坦《Melody in F》。 第五頁 當音樂停止後,蓋希文的音樂天份隨之開始發動。原本家裡計畫裁培大哥Ira學習音樂,不知George突然插花展現天份,鋼琴彈奏的技藝無人能擋;了解兒子的蓋老媽Rose也決心讓他盡情發揮,後來他決定從高中輟學,進入音樂出版公司擔任廣告鋼琴手。在這幾年中,蓋希文寫了不少流行歌曲,尤其《史瓦尼(Swanee)》此曲使他一舉成名,步入作曲家的行列,然而他真正平步青雲的一刻是在1924年。 第六頁 1924年初的某日早晨,蓋希文突然看到報紙上宣稱他將在一個月後的「現代音樂實驗」發表新作。此時,他似乎還搞不清狀況的時侯,爵士樂大老懷特曼(Paul Whiteman)才來通知他有此事發生,蓋希文急急忙忙的在三週內完成了《藍色狂想曲》旋律部份,但由於他當時管弦樂技法並不熟悉,所以管弦樂總譜是好朋友葛洛菲(F. Grofe,《大峽谷組曲》作者), 第七頁 在開演前兩天才完成,演奏會當天的聽眾名家如雲:克萊斯勒、艾爾曼、拉赫曼尼諾夫、史特考斯基、史特拉汶斯基……等當代音樂名流通通到齊,《藍色狂想曲》也非泛泛之作,當場得到大家的讚賞,使得蓋希文一躍而成為世界級的作曲家。 第八頁 真是造化弄人,二十世紀初美國一直希望有以「美國語言」譜成的交響樂曲,作曲家一直就在「交響型」爵士樂找出路,這是一個自然的方向。可惜學院派的音樂家無法擺脫歐洲陰影,得到成功的人竟是一直以諳熟熱門音樂與歌舞表演馳名的蓋希文。 第九頁 1925年紐約愛樂委託這位當紅的作曲家譜寫鋼琴協奏曲,鬥志旺勝的蓋希文決定接下這項工作,並且獨立編寫管弦樂曲部份,成為一個真正獨當一面的作曲家。由於他的基礎音樂教育極差,所以需要花費極大的工夫研讀作曲理論書籍。樂曲譜寫後,為了求慎重,蓋希文而自掏腰包租借戲院,招集樂師試奏、訂正。 第十頁 果然《F大調鋼琴協奏曲》又以新鮮生動的旋律,搖擺的節奏,表現出別的作曲家難以項背的敏銳感性。另一方面蓋希文仍不斷的學習各種作曲技巧,其中以Vernon Duke、Oscar Levant和荀柏格(Arnold Schoenberg)對他的助益和影響最大。 第十一頁 蓋希文也沒忘記自己的老本行舞台音樂,膾炙人口的佳作也不斷的問世,如1924年的喜歌劇《淑女是善良》、1927年的《滑稽臉》、1931年得獎作品《為君而歌(of thee I sing)》。也許工作太過繁重, 第十二頁 不久後他即感覺身體不適,1928年就隨著一起工作的哥哥Ira(此時Ira為歌詞創作家)赴巴黎休養。半年的時間將自己的心境以輕鬆的心情及花都風情譜入樂曲,完成了一首色彩繽紛管弦樂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第十三頁 1930年是蓋希文作曲生涯的另外一個高峰,一向以爵士樂為作曲基礎的蓋希文,寫了一個大型管弦樂爵士樂─《I Got Rhythm》。當首演時蓋希文利用影響力召喚當時爵士名家加入樂團,Ginger Rogers、Benny Goodman、Glenn Miller、Red Nichols都在陣容中,蓋希文似乎成了美國爵士樂團的教父。 第十四頁 同時,他也將影響力伸往好萊塢開始電影音樂的創作。1932年《為君而歌》讓蓋希文兄弟(George and Ira)獲得普利茲(Pulitzer)獎,這個獎可說是空前的。不過蓋希文野心仍然旺盛,希望能在歌劇(可不是喜歌劇,是serious music)創作上留名。 第十五頁 1935年《Por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