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晋崤之战》教案

秦晋崤之战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并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记叙的写法。 2、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深刻领会此文揭示的战争胜负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组材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归纳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方法】 讲读课 【教学课时】 四课时(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初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说到《崤之战》。《曹刿论战》:一个“论”字表明文章不是为记事而记事,而是通过记事印证人物对战争的议论。 《崤之战》此文标题也是编者加的。为什么以此为题?因为此文记述了春秋时代秦晋间的一次战役,战争发生在“崤”这个地方。但是,文章也没有详细记载战争的过程,这一点与《曹刿论战》没有详细记载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很相类似。有人说,此文标题虽非《騫叔论战》,实际上騫叔对战争的预见是全文的核心。这两篇都是节选自《左传》,此书擅长写战争。 二、背景知识介绍 1、关于《左传》。 “传”是什么意思?传注,注释。“左”指谁?左丘明。 左丘明为哪部书作“传”?《春秋》。《春秋》为“五经”之一。为《春秋》作传的书有三部,即《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编年体史书,它叙事生动精炼,传神肖像,富有文采,不但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创造性,而且对后世的历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著《史记》就继承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历代的散文家都重视学习《左传》叙事和议论的笔法,并以它为楷模。可以说,《左传》是我国历史散文的开山之作。 2、“崤之战”的历史背景。 阅读课文预习提示。 关于此次战争,《春秋》经文有关记载很简单: (鲁僖公)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夏,四月,辛已,晋人及姜戎几秦师于崤。癸已,葬晋文公。 这段文字经过左丘明“传注”,秦晋崤之战、当时各诸侯之间的斗争,就被描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了。 关于历史背景,补充说明以下两点: (1)所谓“秦晋之好”。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时,曾得到过秦穆公的帮助,并娶穆公之女为妻。 (2)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曾发生过许多次战争。崤之战前二年,秦晋联合围郑,郑大夫烛之武瓦解了秦晋同盟。有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记载的就是这件事。后来秦背弃晋,私自与郑结盟。并派大夫杞子、逢孙、杨孙三人带兵驻守郑国。控制了郑国,又用以对付晋国。从此,秦晋结怨,关系开始破裂。 三、初读课文,总体把握内容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归纳。 全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秦军东征。 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 分段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1、从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入手。 第1自然段叙述秦穆公利令昏,不听騫叔劝告,出师伐郑:第 2、3自然段叙述秦军途中发生的两件事:王孙满断定秦军必败, 弦高犒师使秦袭郑阴谋败露;第4自然段记叙晋国伏击秦师,秦师 败于崤,主帅被俘,第5、6自然段记叙战后晋国释放三帅,秦穆 公承认错误,表示要吸取教训。 2、从情节的发展入手。 騫叔哭师是情节的发生,即开端;王孙满观师和弦高犒师是情节的发展,晋军败秦师于崤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秦穆公哭师则是情节的尾声。 3、从“崤之战”这一事件入手。 正式叙述秦晋崤之战的进行及其结果是第4自然段,之前是写战前情况和行军途中的情况,之后是写战后情况。 四、小结课文 1.了解《左传》一书的“崤之战”的背景。 2.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学习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1.给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超乘者三百乘(sheng兵车,古时─车四马叫乘客) (2)衰绖(cui丧服) (3)稽首(qi旧时所行跪拜礼) (4)累臣(lei系累,捆绑) (5)騫叔之子与师(yu参加) 2.写出句中的通假字。 (1)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向) (2)堕军实而长寇仇。(隳) (3)郑穆公使视客馆,使米载、厉兵、秣马矣。(砺) (4)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避) (5)公使阳处父追之。(甫) 3.课后“思考和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多音字和通假字。 2.左丘明和《左传》,以及《春秋三传》. 3.本文描写了哪些场面? (1)騫叔进谏;(2)騫叔哭师;(3)王孙满观师;(4)弦高犒师;(5)皇武子逐客;(6)先轸论战;(7)晋释三帅;(8)秦伯乡师。 二、疏通文句,深入研讨 第一段: 重点词:管、若、以、国、访、诸(之于)、其、焉、与、辟。 活用词:劳师以袭远(劳,使......劳累,使动用法;远,远方的郑国、形容词用作名词。 秦师遂东(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